第250章做一回反臣(1 / 2)

季彬豈肯讓劉整脫逃,施展遁形術,攔在劉整麵前。

劉整暴喝一聲,念動咒語,豹尾鞭陡然變長,套向季彬,二人被豹尾鞭纏在一起,拚命搏鬥。

風信子見了,怒叱一聲,揮舞索魂杖,奔到劉整身邊,為季彬解圍。

劉整被索魂杖逼得不停地閃躲,無心戀戰,運足仙氣,嘴裏噴出一團團黑煙,罩在季彬、齊美周圍。

趁季彬、風信子分神之際,劉整扯著周品芳、樊天靈,駕起黑雲,如飛而去。

齊美跳上雲頭,欲追劉整,季彬阻止道:"窮寇莫追,劉整法術深厚,詭計多端,下次敲打他吧。這次除了齊猛,也是一大成績。劉整的四大侍衛,已經除了二個。再除二個,劉整就沒有翅膀了,嗬嗬。"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

楊妙真歸降蒙國後,勵精圖治,勢力深植齊魯一帶。

此前李全兵敗而死,餘部議還淮安,以楊妙真主之,後在灣頭一戰被宋軍擊敗,損失慘重,淮安等五城俱為宋軍攻破。楊妙真及其餘部據守大城,她對鄭衍德等人說:"今事勢已去,撐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爾。殺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圖我,人誰納降?"次日,楊妙真北渡淮水,與兒子李璟返回山東老家,竭力輔助其繼任蒙古益都行省,居數年而死。

蒙廷念楊妙真對蒙國有功,安排李璟當官,繼任楊妙真舊職。

多年來,李璟養光韜晦,彎弓待發。等呀等,終於等到一個千載逢的好機會!

啥好機會呢,蒙哥殞命釣魚城!

哈哈,蒙國大汗死了,蒙國發生了忽必烈與阿裏不哥之間的汗位之爭,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於是乎,李璟決定反蒙,他表麵上奉宋,實際上搞獨立。隻要是他的勢力範圍,不允許宋蒙雙方染指,一切由他說了算,他就是土皇帝。

這做法,他老爹李全實踐過,但實敗了。夾在二大國中間的小國,想獨立,比登天還難。

但這位李璟先生,學習他老爹老娘,正式反蒙獨立了!

這還得了啊,對蒙國來說,這可是叛國罪啊。

忽必烈當然不能忍讓,他急令周邊蒙軍阻擊李軍,雙方劍拔弩張,戰事一觸即發。

根據姚樞的判斷,李璮舉事之後,有三種戰略可供選擇:"使璮乘吾北征之釁,瀕海搗燕,閉關居庸,惶駭人心,為上策;與宋連和,負固持久,數擾邊,使吾罷於奔救,為中策;如出兵濟南,待山東諸侯應援,此成擒耳。"

忽必烈追問:"賊軍如何行動?"

姚樞斷然回答:"速速出兵討伐,不可使李璟成勢。"

忽必烈連下數道詔書,嚴令濟南萬戶張宏、歸德萬戶邸浹、武衛軍炮手元帥薛軍勝等部主力會濱、棣,割斷在平灤擔任總管的李璮之子李南山與山東的聯係。

不久,水軍萬戶解成,張榮實,大名萬戶王文廣,東平萬戶嚴忠範所部在東平集結,威勢日加。

忽必烈詔令彙集於濱棣、東平的軍隊分別由北、南兩路向濟南靠攏,計劃把李璮封鎖在山東東路。但是,李璮比蒙軍搶先一步抵達濟南。

張宏率軍守城,倉促迎戰,被李璮軍殺得大敗,隻好攜祖父張榮棄城出奔。

李璮占領濟南後,齊魯一帶不少州縣,紛紛響應。

李璮雖然屢次出擊,和蒙軍作戰,但是總的戰略意圖是用主力固守濟南,坐待北方世侯的響應。以致在最關鍵的幾十天裏,他在軍事上竟一無進展。

此時的北方,因為蒙國的長期統治,以宋為正朔的觀念越來越淡漠,恢複宋室的號召沒有多少影響力。漢人世侯們親眼看到了蒙軍的作戰能力,也認識到諸侯之間實力均衡、互相牽製的複雜形勢,所以往往滿足於大汗君臨之下割據一方的實權和地位。

在蒙國最高統治集團中,忽必烈的親漢政策,被漢人世侯們視為最適合於推行漢法的君主人選。盡管這些漢人軍閥在平時的私下談論裏或有誹議朝政的不遜之辭,但如果沒有充分的把握,他們絕對不肯輕易地舉兵,反抗蒙廷的。

李璮反蒙後傳檄四方,結果隻有太原路總管李毅奴哥,達魯花赤戴曲薛以及邳州萬戶張邦直響應。其他人非不支持,反而在蒙廷督責之下帶兵參加對李璮軍的圍剿。李璮把成功的賭注完全壓在不切實際的空想上,結果隻能一步步地將自己引向坐而待斃的死路。

就在李璮頓兵觀望的時候,蒙廷逐漸完成了圍攻濟南的軍事部署。不久,濟南郊外集結了十幾萬軍馬。蒙軍樹柵鑿塹,圍困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