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投降協議(上)(2 / 2)

很長一段路程過後,滑行舟車隊來到了新長安市的市中心……

沒有聳立的高樓大廈,更沒有宏偉的政府辦公場所,新長安市的市中心居然是一處小型的森林公園,其麵積大約在十來個足球場左右,仿佛於偌大的房間中央擺上一株盆景。透過稀疏的金屬柵欄圍牆向內觀望,公園之中的樹木以蒼鬆翠柏為主,且棵棵高聳挺拔、枝葉茂盛,大多為幾人都難以合抱的古木。外圍的綠色植被也生長得十分充裕,似乎並不影響古樹的生存資源。李元開一見便知,此公園定是從當年古向海的時代起便一直存在至今,不過其間的林木恐怕就不全是當時所遺留下來的了。

設計者於城中央建設這樣一座公園,應當不光是為了使居民在緊張的工作與生活之餘能夠尋找到一個休閑去處所在。隻是其中之深刻含義令人聯想頗多,一時半刻並無法完全理清,最後敘說的是否明白便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滑行舟繼續緩慢行駛,不知不覺間便穿越了眾多具有千年曆史的古建築群,它們當中的每一座都在寂靜地訴說著一段曆史,時光也仿佛開始倒流。期間稀稀鬆鬆能夠見到一些遊人,流連於古典建築之間,這也令李元開終於確信,此地並非死城。離開中心公園足足有十五分鍾的車程,隊伍才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這意味著最後的談判即將展開,而李元開與他所代表的未名國的屈辱也即將開始。

麵前同樣是一座‘久經考驗’的建築物,門外敦實的紀念石碑上麵,用金漆刷著兩行醒目的文字——新安會議大廳,建成於共合三年七月。見到金漆的顏色仍舊十分鮮豔,同時又發現大廳入口處有兩名黑衣男子正忙著用對講機通話,李元開不禁心中一笑,知道‘麵子工程’的作品很快就將要繼續上演了。果然,車隊到達現場隻半分鍾左右,四周的建築物內便突然冒出來大批的媒體記者人士以及‘群眾’。剛剛還顯得十分寧靜的大廳前廣場上,就立即變得熱鬧非凡起來。

粗略便可以看出,這次的人群不再由軍隊人士來扮演,大概地球政府方麵也覺得,在市區內搞活動,不適宜招入過多的正規軍。而且,人群裏女士的比例似乎要比男性多出許多,也不知究竟是什麼人從哪裏找來的。

“有沒有搞錯?指揮‘群眾演員’的人實在太不專業了,至少也應該在咱們的車隊到達現場以前做好布置吧?這算什麼,拿我當活動特邀嘉賓?”李元開甩出兩句牢騷話,心裏卻樂在其中似的。因為他知道,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其實個個都是演員,都需要扮演好自己分內的角色,真正真情流露的時間少之又少。“人生就仿佛一場戲,隻不過這當中要分出悲劇與喜劇。我始終相信奶奶的話,不論生活令自己有多麼的痛苦,隻要還能夠活著,便是一種幸福。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喜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