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這樣,你覺得這兩位還會像以前一樣辛勤耕地嗎?自家土地裏,就算莊稼多了,也是都交上去,自己一點都剩不下。可就算沒什麼事收成,隻要自己付出了勞動,就可以有飯吃。在這種心態之下,這些莊稼漢種地時肯定是一心隻想著敷衍了事,總覺得就算自己不努力,公家也會從別人的收成裏拿出來補貼自己。
而若人人都這麼想,那這地便不會有人好好種了。這樣一來.......過不了多久,就是大家一起活活餓死。我說的這還隻是其中的一方麵,還隻是莊稼漢。若是士農工商全都報以此等心態,那麼,這種製度還能維持多久?老先生,這真是你理想中的時代嗎?”
劉協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畢竟,他在書本上也學到過盲目進行人民公社化運動所產生的後果。說到底,這種製度可能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其實還是出在人的觀念上。
一日不將人心中自私和貪婪的念頭除掉,這種製度便一日不可推廣。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這黃衣老者能想到這種製度,其智慧恐怕已經不在那位傳說中的諸葛武侯之下了。隻不過,他卻還沒沒能認識到這製度的局限性。
本來,黃衣老者自認為自己已經走在了時代的最前鋒,劉協再說什麼,也隻是雞蛋裏挑骨頭而已。
但是,聽到劉協這番話後,黃衣老者卻猛然呆住了。這是他才發現,隻顧著構思這個美好時代,完善那些管理製度,卻忽略了人心中本質的東西。
是啊......聖人也有私心,何況凡人呢?
越是深思,便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越是荒誕不經。
良久,黃衣老者長歎一聲:“好答案,老朽無言以對。陛下說的不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這製度簡直想個笑話。哎......”
隨著這一聲悠然長歎,劉協隻覺得眼前的老人好像突然又衰老了十歲。
好像一身的精氣神都隨著這一聲長歎散去了。
劉協沉默片刻,也隻得安慰道:“此皆肉食者所謀之事,老先生何必急他人之所急呢?”
“蒼天已死,蒼生卻飽經苦難。”老者悲聲道,“老朽平生自負博學,本想憑著自己的學識和本事,帶百姓脫離苦海,開創新的時代。卻不想,我一直視為珍寶的東西,竟然如此荒謬......”
看到老者這幅悲天憫人的模樣,劉協有些同情,卻也有些感動。
他從來不是個一肩扛天下的大英雄,也不想成為那些追求大義,開口閉口就是“天下蒼生”的聖人。
迷信大義的人,最終隻會迷失在大義之中。
仁非仁,我非我。
於是,被淹沒在史書汗青的字句裏,被埋葬在刻意營造的謊言中。
【而當他成神的那一刻,他已經無法再從神壇上下來了。 】
劉協所追求的,隻是無愧於心,隻是力所能及保護自己所珍重的人,如此而已。但是,雖然劉協學不來這老者胸懷天下的情懷,卻也對這樣的人充滿敬佩。
劉協看著猶在悲傷的老者,忽然沉聲問道:“老先生,在下這裏,也有一道題......”
【一道題目,多種解法,答案隻有一個;一條計策,多種手段,目的隻有一個。】
“學生,恭請先生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