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也許於吉的本性真的不壞,隻不過做事太衝動,太不留餘地了?
劉協正要改變對於吉的看法,打算將其看作一個善人。
但第二天發生的一切,卻讓劉協瞬間看清了這個人的本質。
翌日,宛城南。
張繡的辦事效率堪稱神速,僅隻一天的時間,城南便建起來一丈高台,高台差不多有一個教室那麼大,但上麵隻有一個座位,是給於神仙單獨準備的。
高台後麵還撘起一塊幕布,在幕布兩側,分別寫著“琅琊閣主”和“神仙於吉”兩行大字。
宛城百姓們在得知大名鼎鼎的於神仙居然大駕光臨宛城,也都歡呼雀躍。有人甚至天還沒亮就從家裏跑了出來,自己帶了餅和草墊子,就為了能占個離高台比較近的位置,能一睹於神仙的尊榮。
在寒風之中,百姓們一個個凍的發抖,但他們的心是火熱的,他們要見到於神仙的意誌是堅強的!
於是,在數千人翹首以盼之下,沐浴著晨光,身穿鶴氅,披頭散發的於神仙忽然“從天而降”。
等眾人反應過來時,於神仙已經盤腿穩坐講壇之上。這樣別致的出場方式,這樣仙風道骨的做派,立刻就贏得了台下一陣歡呼。
“於神仙,於神仙!”
“於神仙法力無邊,於神仙壽與天齊!”
“於神仙,小女子願終身侍奉您左右.......”
.......
聽到台下陣陣聲浪,劉協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那些偶像明星,那些“長腿歐巴”或者“托福男孩兒”一出場,好像底下也是這種反應啊。
劉協不禁想起了這位三角眼的於神仙,這家夥走的......居然是偶像明星的路子?
別看剛才於吉從天而降這招在百姓們看來神乎其技,在劉協看來實在是破綻百出。前世吊威亞他也不是沒看過,就算不吊威亞。以這白幕布為背景,給這位於神仙綁根白繩子,離得這麼遠,別人也看不出來啊。
在山呼海嘯般的尖叫和歡呼聲過去後,於神仙咳嗽一聲,開始了他的講道:“昔之天地與今天地,有始有終,同無異矣。初善後惡,中間興衰,一成一敗。陽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則大壞。天地混齏,人物糜潰,唯積善者免之,長為種民。種民智識,尚有差降,未同浹一,猶須師君。君聖師明,教化不死,積煉成聖,故號種民。種民,聖賢長生之類也。”
於神仙在這裏“天地今昔”的講了一大堆,劉協看那些百姓裏麵,雖然一個個裝作聽的入神,但實際上能聽懂的實在寥寥無幾,他們還堅持著沒走,完全是因為於吉強大的個人魅力。
於吉似乎也知道,他這些冗深的經文,對普通民眾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因此,於吉在講了不到半個時辰的經之後,就吩咐道:“可以開壇放藥了。”
一聽到“開壇放藥”四個字,台下百姓們頓時振奮起了精神,讓他們聽經他們聽不懂,但是於神仙給放仙藥,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啊,這也是他們來此的主要目的。
幕布後麵,有幾個張繡派來的士兵托著紅木的托盤,托盤上有裝在瓶子裏的藥丸,那時候叫做“丹”,也有紙包的藥麵,那個時候就叫“散”,還有的幹脆就是一道道的黃符。
劉協和董婉君也托著托盤,幫著於吉打下手。實際上,於吉還真不敢讓劉協離開他太遠,萬一趁著他布道的時候,劉協跑了可咋辦?
對此,劉協倒也沒有什麼抵觸情緒,本來這治病救人是做好事,劉協幫於吉做點事也沒什麼。
於是,隨著放藥開始,劉協、婉君以及那些士兵,端著托盤紛紛從幕布後轉了出來。
本來劉協是麵帶微笑,等著於吉給眾人放藥的。
可是逐漸的,劉協就發現事兒有點兒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