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蔡家龍虎(1 / 2)

“諸位先生,各位將軍。”一身淡藍色衣衫,頭戴綸巾,雖然年近花甲,卻自有一股雍容的氣度。

這人,便是荊州刺史,名列“江南八俊”的劉表劉景升。

劉表看了一眼大廳中的文臣武將,雖然眾人都垂手侍立,一副恭敬的模樣,但是劉表也明白,在恭敬的外表下,每個人都藏著各自不同的心思。

劉表輕歎了一口氣:“各位之中,有人是主動來見我的,也有人是被我召集來的。主動找我的各位,應該是已經知道了......琅琊閣主於吉,現身在襄陽城外,按照腳程,不出三五日就要入城。”

說到這裏,劉表觀察了一下文武眾臣的神色,那些出身豪門的,比如蔡家、黃家、蒯家的文武,都神色平淡,沒什麼情緒波動。隻有文聘、王威、魏延這些出身寒門而且官職不高的野路子武將,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劉表咳嗽一聲,繼續道:“我以為,這是我荊襄結好於吉的一個機會。因此,我準備親自前往迎候於吉,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劉表這番話出口,終於引起了文武大臣之間一陣騷動。

“荊州要親自去?”

“一個於吉而已,何必如此呢?”

“我看荊州,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眾人正議論時,蔡瑁已經從武將行列中閃身而出,上前向劉表施禮,之後朗聲道:“荊州此舉,恐怕不妥。於吉雖然有些名望,但這名望卻是靠著怪力亂神之事得來的,此等人物,荊州如此折節下交,恐怕其禮太過,有損荊州威望啊。”

說這番話的時候,蔡瑁也在冷笑。因為他知道,雖然劉表說是要親自去迎接於吉,實際上劉表自己都沒想過這提議會被通過,從姐姐那裏,他早就知道劉表的最終打算是讓蒯良和文聘去迎接於吉。至於現在這個提案......劉表肯定算到了這提議會遭人反對,然而,劉表其實就是故意要人反對他這第一個提議的,如此一來,他第二個讓步的提議再拋出來,反對之聲就應該小很多了。

就算再有不識時務之人跳出來,有了前麵這第一個提議的事做鋪墊,劉表也可以斥責繼續出麵阻攔的那人為“得寸進尺”。

果然,劉表聽完蔡瑁這番話,為難的皺著眉環顧眾人:“還有其他人有不同意見嗎?”

“臣等附議。”在阻攔劉表壯大勢力這一認知上,蔡家和黃家頗有共識。此時,既然有蔡瑁主動挑頭,原本也想阻攔劉表的黃射(黃祖長子),便正好緘口不言。而蒯家早和劉表商議好了計劃,此時也不會有什麼波折,剩下的四大豪門,眼看劉表並沒有發怒,更是不會在這時候觸蔡瑁的黴頭。

劉表哀歎了一聲:“蔡將軍此言差矣,於吉所言,皆以黃老之學為根基,於吉所行,皆是濟世救人之善舉,雖然於吉某些本領,以凡人之目難以揣度。但卻也不能因此,將其直斥為怪力亂神啊。況且此人深得荊州百姓之心,若是我們能與其結好,荊州百姓也必然更加溫順馴服,何樂不為呢?”

這時蒯良搶在蔡瑁之前站出來開口道:“荊州所言不無道理,但荊州統禦江南,乃至尊之軀,以此身份紆尊降貴,迎接一個民間方士,於情於理,都有些太過了。依在下看來,結好於吉雖是必要,荊州親往卻大可不必。不如,就由再下代荊州前往迎接,待其入城之後,荊州召他來見,也就是了。”

劉表露出沉思之色,點了點頭:“嗯......此言似也有理。”

當然有理,這都是劉表和蒯良事先商量好了的。

蔡瑁對此,自然也是心照不宣,但此時他該出言攔阻還是要攔的。隻有在劉表麵前將戲做足,使他看不出任何紕漏,自己暗中的計劃才可以順利實施。

心念及此,蔡瑁連忙對蒯良道:“先生此言差矣,子不語怪力亂神,聖人有言:‘敬鬼神而遠之’。先生是飽讀詩書之人,若貿然去見於吉,恐為荊襄士人所不恥。若是如此,得不償失啊。這事就算要做,還是應該交給一位武將......”

“蔡將軍說的有理。”沒等蔡瑁說完,劉表冷笑一聲:“既然如此,那就由文聘將軍主導,蒯先生策應,共同將於吉接入刺史府中吧。”

“哎,這......”蔡瑁露出驚慌的表情,落在眾人眼中,都給人一種錯覺——剛才蔡瑁說“應該交給一位武將”,是打算毛遂自薦,卻不想被劉表半路上搶了話頭,將這重任交給了文聘。

如此想來,劉表是早有準備,蔡瑁卻是措不及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