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理想國(1 / 2)

“這個製度,首先擬定憲法,確定君臣民各自的權力及義務。憲法一旦確定,則輕易不得更改,任何人也無權單獨更改。

在製度之中,王在律法下,王也在議會中,帝王代表著國家形象,擁有無上尊榮的地位,但是手中不握實權。帝王的存在,隻是給人民樹立道德榜樣,同時在接見番邦使者時,作為國家代表人出現。可以發表言論,可以進行募捐,可以救濟災民......但官員更迭,軍隊數量,武將任免等等事項,帝王不可強行幹涉。

國家機構的日常運轉,則由朝廷來負責。注意,此時朝廷已經與帝王分離。朝廷之中,設立內閣為最高的行政機構,內閣之中則以首相為尊。

內閣首相由議會選舉擔任,選舉完成後,首相從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進行組閣。

內閣總攬政務,擁有提請國家元首任免內閣成員和直接任免其他政府高級官員的權力,負責製定和執行國家對內對外的重大方針政策。”劉協侃侃而談。

司馬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可是如此一來,不會使得首相權力太大,從而變成第二個皇帝嗎?”

“這就要說到議會的作用了。”劉協笑道,“議會由士農工商各出代表組成,不同階級的議員自然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利益不同,便有了爭端,有了爭端,便有了黨派。

內閣首相並不是終身製的,而是通過議會立法規定,進行幾年一次的大選。如此一來,成為首相之人若想要連任,便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果他真的露出獨裁的意願,那麼議會可以理解彈劾,責令內閣改組重選。

這也就是我說的人民的力量了。人民選出代表,組成議會,議會便受到人民的監督。議會選出內閣首相,首相又要對議會負責,並且受到議會立法的約束。

另外,財政、軍隊、立法、執法、教育等等各個機構,也都囊括於議會之中,但又相互監督,相互獨立,軍隊沒有財政的支持,不可能一家獨大。執法和立法的分離,也不會出現法令不嚴的情況。

雖然這一架構也還存在著一些弊病。但是我敢說,這種製度比起現有的製度來要更加先進,更加合理。至少,等這一製度完全成熟之後,可保國家四百年免受內亂之禍。”

司馬懿在這個時代,也是一等一的聰明人,劉協給他所講解的這些東西雖然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的範疇。但是司馬懿理解起來卻也相當快,思前想後,司馬懿居然覺得,劉協所講的這一套規則,居然頗為合理。

“無心權力的天子,我在史書之中見過不少。但是自己不想當皇帝,卻也不讓別人當,還把權力都歸給百姓的,陛下卻是第一個。”司馬懿沉聲道,“就衝著這一點,陛下將來的諡號,用上一個‘聖’字也不為過了。”

“看來你已經明白我的意圖了,仲達。”劉協笑道,“那你說,你這批軍糧的投資,值不值得?”

“陛下現在雖然是在畫餅,但是,我卻相信這餅總有一天會變成真的。”司馬懿道,“若是到了那時候,這些軍糧還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