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遊覽城牆(1 / 2)

青年男女在一起,總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黃清清帶著胡四炮來到長安茴民街,一邊逛一邊品嚐各種特色小吃,轉眼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

平時飯量很大的胡四炮一路吃下來,感到肚子被撐得像皮球一樣,實在無法再咽下其他美食。

“清清,不能再吃了,再吃下去肚皮就要爆了!”胡四炮雙手按在腹部,對沉浸在歡樂中的黃清清說道,“一直聽說長安古城牆舉世聞名,帶我去城牆上逛逛,順便消化消化。”

“哎呀,真是討厭!我也吃了不少,看來我的減肥計劃又要失敗了!”黃清清對沒有管住自己的嘴巴表示後悔,接著又說道:“四哥!這就陪你去!今天一定要多走走,把過剩的熱量全部消耗掉。”

“從哪裏可以登上城牆,需要不需要開車過去?”

“找個停車位不容易,就先停哪裏吧,前麵不遠就有個西門,可以登上去。”

說完,兩人便朝附近的城門走去。不久,一道雄偉壯觀、古樸滄桑的高牆呈現在兩人眼前。

“好氣派的城牆,厚重、堅固、宏大!”胡四炮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慨。

發現四哥對城牆的興趣深厚,作為東道主的黃清清,主動當起了講解員,向胡四炮介紹起城牆的前世今生:“長安城牆又稱長安古城牆。廣義的長安城牆包括長安唐城牆和長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長安明城牆。長安明城牆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係設計,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從隋唐皇城算起,長安古城牆已經有1400多年的曆史,從明初擴建府城算也已有600多年曆史。長安明城牆是華夏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城牆位於長安市中心區,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牆主城門有四座:東門稱長樂門,南門稱永寧門,西門稱安定門,北門稱安遠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民眾出入古城區,先後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長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城牆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麵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長安鍾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1961年,長安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的祖先真是太偉大了,六百多年前就能建造出如此恢宏的建築,令我們這些後人歎為觀止。傳說中的古城牆,我來了!”來到城牆下,胡四炮略帶興奮地說道。

“那就買票,登上去看看吧!”中斷介紹的黃清清,同樣興奮地說道。

買了兩張門票,兩人從西門旁邊的門樓向上攀登。

登上城牆,眺望古城區,眼前豁然開朗,位於古城區核心位置的鍾樓和鼓樓大氣磅礴、穩如泰山,猶如一對孿生兄弟,互相輝映。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以鍾樓為交彙點向四個方向延伸,大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大街兩側店鋪林立、人來人往,一派繁榮景象盡收眼底。轉身看向城內,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錯落有致,展現出濃鬱的現代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