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可把王士良嚇得不輕,王士良是個非常老實的農村農民,他除了皇家支書以外就從來沒有見過當官的,何況是當時最令老百姓憎恨又最怕見到的天安所的人。一旦天安所的人上門,不管有沒有事情,附近的人都會認為這家會有什麼犯罪的事情,就會議論紛紛,所以人們很忌諱天安所的人上門,而如今孤兒卻把天安所的人送上門了,加上王士良又被天安所的人說了一通,心裏就更害怕了,王士良是那種被人打了左臉還讓人打右臉的人,是個很怕事的人。所以他當時非常的害怕。大氣也不敢出,直到天安所的人走出去很遠了,他還一直站在家門口,一直楞楞地站著,竟然忘了讓孤兒進家門。
孤兒本來對繼父就反感,認為是他拐走了自己的媽媽,讓自己曆盡千辛萬苦才找到媽媽,是他讓自己的媽媽和自己分開的,讓自己受盡了苦,現在又一副不歡迎自己的樣子,如果是歡迎自己的話為什麼不讓自己進門,而是一直堵在門前,象個呆子一樣地站著。
孤兒很生氣,也很傷心,他強忍心著淚水不讓它掉落下來,心裏不停地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哭,別忘了自己是孤兒永無淚,永遠不流淚。
為了不讓任何人看到自己的流淚,他隻好轉身走開.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王士良仿佛剛從夢中醒來,他急忙追了出來,一邊說著,“你去那呀,回家回家,叔叔給你做好吃的,給你做好吃”.一副慈愛的模樣,傲然一個父親一般.
孤兒還是不說話,但是也沒有了眼淚,因為孤兒感覺到這個王士良不是象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壞,至少他沒有趕自己走,還在給自己做好吃的。
孤兒本來還無法原諒他,心目中還無法認同他,還無法忘掉對他搶走媽媽的仇恨,於是仍然是一言不發。
也正是因為王士良當時被嚇傻了,沒有想到要跟孤兒說話,才沒有讓孤兒在天安所人的麵前露出自己是假裝啞巴來騙他們的,要不自己可真的慘了。就僅僅是媽媽去娘家探親,沒有到皇家開證明這一件事,就被天安所的人要求去天安所報到,接受調查。那如果知道孤兒對他們撒了謊,那他們不得對孤兒往死裏整呀。
王士良的木納讓孤兒躲過了一劫,孤兒心中有一些少許的感動,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傻人有傻福吧。
孤兒以為這會找到媽媽了就會有幸福了,就能有個家了,可是他萬萬沒有的想到,媽媽回來了他最慘了,比王士良的木納更要悲慘萬倍,因為媽媽根本不認他這個兒子,狠心地把他趕出了家門,理由是孤兒把天安所的人帶上門,讓天安所的人知道了她不ban證明就回鄉下探親的事情,害得自己到天安所裏受辱。
其實孤兒也明白,媽媽是怕認了自己就會把爸爸被打成you派,自己是不名來路的人的子女的事情說出來,隻有不承認有這個兒子,才能不提以前的事情,不讓天安所的人繼續追問下去,這樣自己隻要承認了自己去探親,不開證明的事情就行了,而媽媽現在嫁的是最皇室的人,是個最紅最專的家庭,對於這樣的靖康的家庭犯一些不是很原則上的錯誤是可以原諒的,隻要勇敢地承認錯誤,並保證改正,寫下保證書就可以了。
但不承認孤兒是他的兒子,這會孤兒可就慘了,那孤兒前麵說的謊都會穿幫了,並且自己是右派分子的後代的事情也暴露了,那天安所的人一家會來抓他的。
本來孤兒能逃的,但孤兒偏偏不走,他要讓天安所的人來到這裏來抓自己,從這裏把自己帶走,然後讓這個狠心的媽媽受到村裏人的指責,讓他無地自容,雖然自己也明白,自己如果這次被抓進去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悲慘,肯定會被打個半死不活的。擔他要讓媽媽看看自己的兒子被人打死的樣子,讓她來為自己收屍。
媽媽為了把這個不爭氣,讓他蒙羞的兒子趕出家門,用上了世上最毒辣的語言罵孤兒,但孤兒就是不走,硬是賴著不走,一直等到天安所的人來到家門口把他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