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開始陸續出現自發的或者有組織的掃雪隊伍,陰冷的早晨,終於多了份人情味。
吳帆帶著三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從水利站裏拿來鐵鍬和掃帚,從店麵門口開始幹起。
店麵門前的空地剛清理幹淨,一輛麵包車便風塵仆仆地停在了門前。
吳帆掏出煙迎上去道:“王叔,路不好走吧,你辛苦了。”
老王師傅一臉憨實地連連推辭,實在推辭不下,這才小心翼翼地接過一根道:“份內的事。”
孫雅莉和沈秋燕一起把加了封箱條的湯料和醬料推了出來,吳帆和叼著煙的老王一起將湯料和醬料抬上麵包車廂內,順便綁好固定。
老王拍拍手,上了駕駛位。吳帆將剩餘的那包煙一股腦塞給他道:“王叔,路上你多費心。”
“這怎麼成?”
“慢走啊,王叔。”
老王打著火了,心裏頭倍兒爽:“這孩子,看著年歲不大,還真懂事兒。”
最後一塊大石頭落定,吳帆的手腳也輕快起來。
眼看著其他的早點鋪都相繼開門做生意了,孫雅莉有些眼熱地道:“吳帆,你看咱們是不是先開業呀?”
吳帆一看表,剛剛五點五十八分,遂道:“不急,雅莉姐。”
楊湖鎮距離市區不遠,以麵包車的車程,半個小時之內肯定能將湯料和醬料陸續送到兩個分店。
也就是說,原定六點二十八分的開業吉時,不會有任何耽誤。
一萬響的鞭炮已經擺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要開業了。
不多一會兒,路上行人愈發多了。一些嘴饞的吃貨,或者對隨心涮麻辣燙期待已久的好奇人士,紛紛按耐不住,湊過來,不停地追問道:“今兒是不是要開業了?”
孫雅莉一邊安排著周雯和沈秋燕應對來客的谘詢,上些熱氣騰騰的茶水,一邊翹首以盼,尋找除雪隊伍中吳帆的身影。
可是大街上的人都包裹得很嚴實,一眼看去,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孫雅莉焦急地一跺腳,喃喃道:“這節骨眼上,怎麼還有心情去除雪呢?”要不是穆青婉再三叮囑她,必須聽吳帆的安排,她早就按耐不住,提前開業了。
不過孫雅莉能被穆青婉內定為店長候選人,也不是全無頭腦。
她知道生意場上的開業吉時,選的很有講究。這一點肯定不能隨意違背,但這並不妨礙她先把涮鍋熱起來呀。
一來這小火的預熱,可以將那涮鍋中底湯的濃鬱香味慢慢釋放出來;二來,等到開業吉時一到,立刻就可以為客人涮串串,不用再等底湯滾沸了。
果不其然,香氣很快飄到了大街上。聞香而來的食客,開始陸續坐滿楊湖鎮分店內的有限幾十個位置。甚至有人聽說可以帶走吃,已經在外帶窗口排起了長隊。
六點二十七分,吳帆呼著熱氣回到了店裏。一看這店裏賓客滿門的火爆場麵,頓時樂嗬開了。
來客之中不乏認識他的同學,吳帆的表現開始低調起來。他湊在孫雅莉耳邊道:“吉時已到,你去點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