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威脅(1 / 2)

這一日的朝儀,大臣們明顯感覺到與以往有所不同。到不是因為年輕的長公子扶蘇的列席,而是秦王政的態度。按理說,經過昨天諸將的“消極怠工”,秦王政的心情應該很糟糕才對,可今天諸將們看到秦王,威嚴依舊卻是一臉的釋然。

秦王用威嚴的眼神掃視了一下群臣,說道:“今天的朝議主要商議伐趙的大事。不過,在此之前,寡人要宣布一件事,那就是寡人決定恢複桓齕生前的爵位,子孫可以享用桓齕以前的宅第和田地。”話音剛落,群臣就是一陣唏噓。秦王要伐趙是鐵板釘釘的事,沒什麼特別的,但是秦王忽然說要恢複桓齕以前的爵位,這令群臣大感意外。

群臣的反應卻早在秦王意料之中,秦王政說道:“我大秦的軍法對將士們太過嚴苛,一旦打了勝仗就什麼都好,什麼錯誤都不追究了。一旦打了敗仗,就全盤否定,即便是有所建樹也被一筆抹殺,這對將士們來說是不公平的。”此話一出,群臣默然無語,將軍們更是一副深有體會的樣子。秦王繼續說道:“就拿桓齕將軍來說吧,一生為大秦鞠躬盡瘁,雖遭敗績,但是百折不撓。即便是麵對李牧這樣的常勝將軍也毫無懼色,最後戰死沙場,是我大秦將士的楷模。”

看著表情複雜的群臣們,秦王繼續說道:“昨天夜裏,寡人與扶蘇談了很多。扶蘇說大秦的軍法對將軍們太過嚴苛了,應該給曾經打過敗仗的將軍們一次洗雪恥辱的機會~~寡人以為~很有道理~”

秦王此言一出,眾將都是一臉的釋然,甚至有些人麵帶感激的看著扶蘇。扶蘇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隻是麵帶微笑的稍稍點頭示意。不過,扶蘇明白秦王老爹是在為自己樹立威望,向群臣施恩。

“所以,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時的失利就不給翻身的機會。扶蘇,你認為是嗎?”秦王把話茬交給了扶蘇,也是給扶蘇一個表現的機會。

扶蘇說道:“呃,是的。兒臣以為,一位將軍打了一兩次敗仗並不代表完全失敗,隻要他重整旗鼓,在戰場打敗對手一雪恥辱,那才是真正的將軍~。如果他被打敗之後就一蹶不振的話,就算他想不解甲歸田都難了~”說罷扶蘇張開雙手,麵向諸武將說道:“我大秦軍中,隻有斷頭將,沒有屈膝兵,各個都是百折不撓的勇士,所以我以為應該給將軍們一次洗雪恥辱的機會~~”

“好一句‘隻有斷頭將,沒有屈膝兵’”尉繚站了出來,說道:“公子說的很對,屢戰屢敗的是廢物,但是屢戰屢敗的是百折不撓的真英雄。”諸將也是齊聲附和。

秦王微微一笑,說道:“軍法是由太尉府議定的,這樣吧,繚卿家,修改軍法的事情,就全權交給你負責了。”

尉繚喜道:“諾~”,見此情景,諸將們也無不鬆了一口氣,日後行軍打仗都不用如履薄冰了,心中暗自感激扶蘇不在話下。

秦王見大臣們一臉的高興,於是順勢說道:“接下來,寡人要和諸位卿家商議一下伐趙的大計,希望諸位卿家暢所欲言,不要有所顧忌~”

老將王翦首先出列道:“河西地勢高峻,河東地處平原,自河東逆井陘仰攻河西較難,而自河西穿越井陘東下卻較易。所以,老臣建議出兵井陘,居高臨下以攻趙國。”

“不錯~”秦王點頭道:“寡人也是這麼認為~不過~~”

尉繚出列道:“大王是在擔心李牧嗎?”

秦王很不情願地點了點頭,說道:“李牧為趙國戍守北方的邊塞,匈奴不敢犯境。之前肥下之戰,以劣勢兵力打敗桓齕。我大秦每每進攻趙國,都被李牧所拒,難道此人當真是我大秦的克星嗎?”

尉繚笑道:“大王也不必太過介懷。世間之事如五行,金可以克木,遇火則銷,火可以克金,遇水即滅,桓齮將軍用兵善於快攻而疏於防守,遇上扈輒可以斬首十萬,但碰著敢於深入的李牧就要損兵折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