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拿起一具最小的弩,問道:“這麼小的弩機,是不是騎兵用的?”
工師卻洗答道:“公子聰慧,這確實是騎兵用的小弩。由於騎兵馬上做戰不便,當以輕巧為佳,所以工造才製造出這種小巧的騎弓弩供我國騎兵之用。公子不要小看此弩,此弩可以單手裝箭並發射,而且射程也可達到一百五十步之遠。”
扶蘇又拿起中型的弩,問道:“工師,這種弩又是何弩,供何兵種之用?”卻洗回道:“此弩為步兵弩,是我秦國步兵弩手之用。此弩用雙腳踩住努臂上弦、射程可達三百步之遙。”
扶蘇點了點頭然後指著最大型的弩機道:“這個呢?”卻洗說道:“這個啊,叫做床子弩,一次一發,射程最遠可達千步,多用於攻城和遠程作戰的。此種弩機穿透力之強世所罕見,百步之內,便是厚達二寸的堅固櫓盾也可一擊即碎!當今天下,也隻有舊韓的弩機製造技術可以和我大秦稍稍比肩!不過,如今韓國已經被我大秦所滅,他們的工匠也進入了我大秦的兵造之內,所以普天之下,再沒有比我大秦更犀利的弩機了!”
聽著聽著,扶蘇又發現了秦弩一個奇怪的特點。扶蘇指著弩臂未尾一個突出的方狀似的金屬物體道:“工師,這是何物?”卻洗微微一笑道:“回公子,這個叫做望山,是弩手瞄準射箭時用的!”扶蘇睜大了眼睛,張大著嘴又問道:“那怎樣瞄準?”
卻洗笑笑道:“公子請看,這張步兵弩的望山上有六條醒目的黑線,就是用於估算射擊距離的遠近的。射擊時,弩手依照這六條黑線估算弩弓抬起的高度,然後將箭矢呈弧線射將出去。最後準確擊中敵兵。這六條黑線便是:五十步,一百步,一百五十步,二百步,二百五十步,三百步的瞄準線!”
看著扶蘇一臉的佩服表情,卻洗不免有些得意,又接著說道:“公子請看,秦弩的發射機構有大小七八個部件組成,而像韓弩等關東六國的弩弓卻隻有一半的部件。為什麼?難道我秦國的弩弓製造技術不如他們?不是的,射擊機構雖然複雜,但是在射擊時隻要輕輕一扣扳機,就將通過精巧、靈活的射擊機構將箭矢射將出去,抖動極其微小,所以秦弩的威力和準確性極高!而這望山也可以在箭矢射完,重新上弦時,將扳機自動拉回到擊發位置。因為為望山也是和精巧的射擊機構相連的!”
扶蘇想了起來,問卻洗道:“那秦弩製造得這般複雜,是不是還有防止他國仿造的意圖呢?”卻洗得意的點了點頭道:“公子所言甚是,休說是草原蠻夷搶了去,便是關東六國偶爾所得,想仿造後批量製造也是斷無可能的!”
看到這裏,扶蘇不得不感歎這些智慧的先人們居然把殺人的武器製造到如此完美的地步~~~日暮終了,扶蘇和眾人告別了武庫令和一眾工師回宮而去。路上扶蘇長吸了一口氣:秦國有這樣的實力,的確能夠讓一個小孩馬上取得天下,何況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呢?扶蘇又有些惋惜的想到: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其不少治國、治軍思想甚至在現代都是十分先進、十分實用的,自己既然有機會來到這裏,那就決不能坐視著它毀滅在諸如趙高這樣的奸臣們和胡亥這樣的昏君手中。不僅僅為了權力,就算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秦帝國的榮譽,我扶蘇也將排除萬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第二天,秦王依舊按時早朝。最近一段時間秦國並無大事發生,依舊是在集結兵力和囤積糧草為主要任務。在幾個大臣上報了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之後,秦王就準備要散朝了。
扶蘇急忙出言道:“父王且慢,兒臣有話要講!”
秦王聞言點了點頭道:“王兒,你看起來還有點疲憊嗎聽說你昨天剛剛從兵造回來,為何不再多歇幾日?”
扶蘇恭敬地道:“多謝父王關心,兒臣今日來是想向父王和諸位臣工談一談近日來觀閱我大秦兵造後的感想,其中應該有些東西可以對我秦國的統一大業有所幫助!”
“哦?”秦王來了興致,說道:“有何建議,說來聽聽?”
扶蘇答道:“昨日,兒臣最先去了中央兵造,兒臣在兵造發現兒臣大秦所有的兵器基本上都是一兩個人從頭到尾打造到底的,雖然大秦實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的做法有利於出造後發現質量問題的追溯性,但畢竟能夠完全精通一門工藝的一流工匠還是比較少的!這樣做的後果是製造出來的兵器產量比較低,而且有瑕疵的多。但是如果兒臣們將製造一件兵器分成幾個部分來做呢?就拿箭矢來說吧,將一支箭的製造分為三個部件:箭頭、箭杆、箭羽,每一個部件都由一群專門的人來做,在各個部件都做好以後,再由一群人統一組合成完整的箭矢成品!這樣一來,隻要一個一流工師帶領一群普通的工匠也能完成以前一群工師才能完成的任務,甚至稍經訓練的普通人就可以完成造箭的重任!而且這樣分類後,工匠們由於長時間隻做一個部件,熟能生巧,製造速度也必然越加容易加快,並且出瑕疵的機會也會大大降低,從而使整個箭矢的生產速度大大增加。這就相當於原本兒臣大秦投入同樣的財力和物力就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造出更多更好的箭矢來。兒臣把這種‘把整個的加工過程分成若幹不同的工序,按照順序像流水似的不斷進行’的辦法叫做流水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