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夜魅(一)(1 / 2)

“啪!”殷夏蓉還說著話,腦袋一垂,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段林額頭上瞬間浮起無數黑線,殷夏蓉雖然喝醉了,但段林也驚歎於這個小姑娘的酒量——一瓶幹紅、一瓶五糧液,段林喝得不多,大部分倒是進了殷夏蓉的肚子。這也怪不得段林,一直勸酒的不是他,而是殷夏蓉。

“刷!”倒在桌上的殷夏蓉突然詐屍一樣抬起頭,把段林嚇一跳,她嚷著道:“段林,繼續喝!”

段林額頭上剛消失的黑線再度浮現,苦笑著勸道:“你醉了,別喝了!”

殷夏蓉雙眸醉意闌珊,顧自往嘴裏送酒,囈語道:“我沒醉……不會醉的……我從十二歲就離開家來到東江上學,因為我不想我的生活和我父母一樣,一輩子打打殺殺……”

段林的雙眸不經意間閃過一道精光,心頭泛起疑惑,“打打殺殺?這小妞的父母是做什麼的?”之前段林猜測殷夏蓉的父母要麼是富商,要麼是高官。在中國能養出殷夏蓉這樣具有富貴之氣的人家最有可能是這兩種。至於出身書香世家的子女,身負的氣質又是不同。

氣質這東西無影無形,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又確實存在。對於不熟悉某種氣質的人,你雖然能察覺到身負這種氣質的人的不同,但卻說不出來到底有什麼不同。氣質的養成又是一個漫長地過程——特工間諜的培養也十分注重氣質的培養,所以段林方能察覺到殷夏蓉不俗的氣質。

殷夏蓉仰起頭望著段林,眨巴眨巴眼,醉笑著問道:“你知道我的夢想是什麼嗎?”

段林已經對殷夏蓉的身份存了一分懷疑忌憚——雖然已經不再國安中工作,但謹慎的職業習慣依舊保留下來。段林猜測道:“文學家?”

殷夏蓉雙眸泛出精光,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借著酒意輕聲朗誦道:

“一定有些什麼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草木怎麼都會循序生長

而候鳥都能飛回故鄉

……

在葉落之後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是十六歲時的那本日記還是

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麗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

殷夏蓉的聲線明晰富而有感情,她朗誦之時完全沉浸在這首詩的美的意境之中,段林也為之所打動。

大學時代段林也涉獵過現代詩歌,這首詩更是當代詩人席慕蓉的經典,段林當年也為之沉醉。殷夏蓉的朗誦勾起了他的回憶,一時竟有些失神。恍然醒來之後,段林微笑道:“《如歌的行板》!”

殷夏蓉的美眸中再度放出光彩,想不到段林居然說出了這首詩的名字,她道:“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詩人!”

段林望著殷夏蓉放射著奕奕神采的臉,對這個幾可謂陌生人的女孩生出親切之感,這是同道之人的親切。詩歌從人類有文化以來便存在,中國的《詩經》《楚辭》,古希臘的《荷馬史詩》等最古老的文學作品都以詩歌的形態存在,詩歌不可謂不是人類的一大瑰寶。王小波曾言:“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又言:“長安城裏的一切已經結束。一切無可挽回的走向庸俗。”華夏曆史文化中自古便不缺詩歌的蹤影,到八十年代又有一波詩歌的高峰,不過卻很快衰落,幾近於無人談詩的境地。

詩人們追求的美感意象世界和修真者追求的天人合一之境有很多共通之處,二者都尋覓在一瞬間對宇宙人生的感悟。這種感悟不是物我二分的理性觀察,而是天人合一的感性明悟。

修真者要求避世隱居,感悟宇宙造化;詩人則要求不為俗物遮眼,長存赤子之心,這又是二者的共通之處。修真者須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氣魄,詩人也抱有舉頭望月,不惜滿地六便士的覺悟。正是二者存在共共通之處,所以段林對殷夏蓉生出親切之感。

“啪!”殷夏蓉酒意又湧上來,腦袋再度砸到桌子上。這次任段林怎麼叫,殷夏蓉也不醒,迷迷糊糊地說些聽不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