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有槍!

這幾日因拍片之故,調研了一些關於少林寺的背景。一個在少林寺旁居住了八代的人說的話把我雷得半死。以下為原音重現。

“我們家祖輩一直都是少林寺的佃農,租少林寺的地種。兒時記憶中的少林寺就是一條砂土路,僅能過一輛拖拉機。我們小時候的交通工具就是驢車、牛車,誰家有自行車那可了不得。

那時晚上出門還得拿大刀,得防狼啊,狼出來就是好幾條一起的。現在的少林武術館那邊原來是條狼道,那條路就是狼走的路,狼不亂走的。

少林寺的地一天跑死馬,看不到頭,就是個大地主,明朝萬曆年間僧兵就能養五千。他們大多為富不仁,欺壓百姓。有錢人都這樣。武術轉型期,西洋人槍炮打了進來,少林寺一看武術不管用了,就開始買槍,一氣就買了兩百多支,號稱一個團。保護他們的土地,他們是大地主啊。

蔣馮中原大戰時期,石友三的部隊認為少林寺幫過蔣介石,於是打到少林寺,一把火就把它燒了,一連燒了四十多天,我奶奶九十多歲才死,都記得,人們都跑了,沒人敢去救火。

除了山門,全部燒光了,和尚也跑了,無家可歸,後來陸續回來過一批。

抗日戰爭,日本鬼子把登封占了,八路軍裏長期在這邊活動的皮定均將軍想去動員少林寺抗日,因為少林寺有人有槍,少林寺卻不肯,皮定均帶著兩個警衛員去少林寺找他們談判,做說服工作,不料少林寺卻早就想把皮定均殺了,綁給日本人。進來就關山門,皮定均一看形勢不對,兩個警衛員護住他一前一後就跑了,跑進山槍就打不到了。

抗日戰爭結束後,皮定均把少林寺的和尚抓了一批,以漢奸名義殺了。新中國成立以後,又把少林寺和尚當地主、惡霸鎮壓過一批。

後來破除封建迷信,命令和尚們都還俗,最後隻剩下了十二個實在無家可歸的和尚仍然住在廟裏,於是當地政府就把他們統分成一個生產大隊,名字就叫少林寺生產大隊,成分是地主,每次批鬥時一喊:地富反壞右都站出來,和尚們就站出來了!”

我的媽呀,隨後我想起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朋友說他們村裏當年的一個老實孩子考上了北京某大學,舉村歡慶,孩子的父母更是覺得祖墳上冒了青煙,激動得不行。後來孩子去了北京讀書,時常也寫信來,說北京的天氣,北京的物價,北京的同學。寒假不回,暑假也不回,說忙。隻是時常要錢。一年之後,孩子的父親起了疑心,決定親自去北京一趟,看看兒子究竟在幹什麼。結果,結果——如你所想,故事的發展一定是陡轉的,包袱一定是在這裏被泄露出來的,這就是故事的邏輯,超越生活的邏輯,但不要指望這種陡轉在你的生活中出現,因為你的臉上有灰——這孩子根本就不在北京,他去了少林寺。

所有的信都是他寄給北京的同學,再由同學轉寄給家裏。就這樣,他和他的同學聯手完成了這場浪漫主義欺騙。

你也迷戀過“身負血海深仇、從小父母被殺光、落魄江湖,人見人欺,最後掉入一個山穀,吃了一隻千年蛤蟆,再找到一本絕世武林秘籍,練一日就當練十年,再遇見個老頭傳你一個甲子的功力,重出江湖萬眾矚目,所有的漂亮姑娘都愛你,少婦也愛,武林盟主都不要了,反正老子天下第一,帶著女人們歸隱江湖,錢算個屁啊……”這種套路的武俠小說吧。

十二三歲那年,我以每天一本的速度胡思亂想,直到滿天星鬥,夜夜輾轉難眠。我堅信遲早有一天我會光芒萬丈的駕臨江湖,到那時候,寫作業就隻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了。是的,每個男孩都曾經渴望自己在少林寺的藏經閣裏打雜。無非是他做了,我們沒做而已。

武俠小說是男人們的童話。王朔當年批金庸是明知故問。童話是沒有邏輯,無須理由的。它們原本就是胡思亂想的產物。想必我一輩子都不會寫童話。因為所有的童話都是矯情而悲傷的。越美麗的越悲傷。越矯情的則越像我媽。

我站在少林寺的門前,想象著那個孩子,那年見到它時的激動。不由得笑了。

那孩子的結局很無趣,但我還是說了吧。他被他父親從少林寺揪回了老家。後來去了南方打工。再後來,他結婚生子,日夜奔忙。喜歡聽故事的你接著問,那現在呢?

你真的要問現在嗎?你真的確定嗎?好吧,後來他就變成了你。

生活的流水一層一層地衝刷過後,你發白而肥胖的軀體早已不再具備承擔任何夢想的能力。有東西依附在你的身上,你順流而下,杳無音信。

請接受我擰巴的祝福吧。你要知道,他們有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