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肖複興

古希臘科學家、哲學家泰勒斯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萬物皆生於水,又複歸於水,人也概莫能外。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能夠比水對於人類更重要更難分開的東西嗎?

遍布祖國各地數以百萬的水利工作者,將自己的足跡鐫刻在千山萬水之間,用自己的汗水與智慧,譜寫著人類至關重要的水的壯麗篇章。每當我們看到那一條條奔流的江河,那一座座巍哦的大壩,看到那些熠熠閃爍的燈火,我們都會忍不住地想起他們。是他們將水的生命傳遞給我們,煥發出燦爛的光明,滋潤著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湧入繁華的都市,享受都市的現代物質文明的時候,他們卻跑出都市,跑到荒僻的山野,腳步一直延伸到人跡罕至的地方,獨自嚼碎了種種我們難以想象的生活辛苦,付出了我們更難以想象的人生代價,為的就是和水打交道,讓那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命之水為人類造福。

說他們是踏遍萬水千山的當代徐霞客,並不過分。說他們是當代治水的大禹,並不過分。說他們是當代最可愛的人,也並不過分。

我們眼前擺的這樣一套“中國水利文藝叢書”,寫的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水的作品。在這套叢書之中,無論是長篇小說,還是短篇小說,或是報告文學、散文和詩歌,我們盡管可以指出他們寫作方麵的種種稚嫩與不足,但我們卻可以看到在那些專業作家或所謂名家大家那裏少有的生活的質感與生命的清新。因為這套叢書的所有作者都是水利人,他們就生活在他們所抒寫的人物與生活之中,他們為自己所抒寫的人物與生活所感動。情溢於胸而渴望吐,情溢於水而泛起多彩的浪花。他們不是為文而文。在這裏,每一位作者都以飽含激情與真情的筆墨,抒寫著不為我們所熟悉的水利工作者的事業與生活以及為我們所敬重的感情、心靈與精神。在新時期的文學畫廊裏,為我們增添了新的形象;在向現代化生活奮進的進程中,為我們激揚起水的壯闊交響的背景。

在這套叢書裏,所有的作者都是業餘的,而且還有一些年輕人。我們可以看出編輯的眼光,他們不想把這套叢書搞成名家的“盛宴”,他們更注重業餘作者,特別是年輕作者的生氣勃勃之作。文學本來就不隻是一扇單向的旋轉拉門,隻接受名家而拒絕業餘作者、年輕人的進人。在此,我們會感受到中國水利文協的眼界與魄力。在眼下一切都要講究經濟效益的商業社會裏,出這樣一套叢書肯定是要賠錢的,但他們著眼於未來,著眼於水利事業的發展,著眼於水利職工的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有這樣大氣的胸懷,做出這樣的舉動。我們在這套叢書中,尤其能夠看到水利人的血液在文字中奔騰,為我們吹來一股清新的風。

那風來自山野,來自水中。

2002年12月17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