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東林回來啦!”

“聽說東林和草英在外邊種果樹、建工廠,發了大財——”

“呸!掙倆臭錢趁過年回來顯擺——等著瞧吧,看保德不打斷東林的狗腿!”

“還有秋桃,秋桃說,逮住草英非把她眼挖了——”

“還有八奶奶、三爺——”

“三爺當年說東林敢回來,就一槍崩了他——”

“人家發大財了,有錢啥事擺不平?”

“那可不一定——”

……

東林和保德是本家叔侄。那一年——光陰似箭,一眨眼已是好多年以前了——那一年夏天收罷麥,東林竟然和保德媳婦草英私奔了。

東林往上數九代,保德往上數八代,他們的先人是親兄弟。東林雖然比保德低一輩,卻是同年出生,隻比保德晚誕生三十八天。東林還沒出滿月,東林媽就不在了。東林六歲那年,東林爹也得病死了。時任支書的三爺讓東林享受五保戶待遇,並把他安排到保德家吃住(保德娘就是八奶奶)。東林長大後,三爺和鄉親們又讓他參軍——那時候當兵能天天吃白饃,還有可能跳出農村,農村的年輕人爭著參軍當兵——其實,很早時候,農村人就一點兒也不想待在農村。東林在部隊入了黨,當了班長。三爺去部隊看東林回來說,首長已考慮提拔東林當排長。且不說當了排長就有可能當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軍區司令、軍委副主席、軍委主席——退一步講,即使當上排長以後不再提拔,對於農村兵來說,那意義也是相當重大。農村兵當不上排長,退伍時仍會被複員回村裏當農民;農村兵當了排長才能轉業到城裏當幹部。當了幹部,才能掙工資、吃商品糧、娶有工作的市民媳婦、生市民娃,以後世世代代都不當農民。可以說吧,農村娃到部隊上轉一圈進城當上幹部,就好比從地下飛到了天上。東林眼看就要一步登天,突然來了大裁軍的命令。為了世界和平,個人必須作出犧牲。當了七年兵的東林毅然回到村裏繼續當農民。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東林娶了媳婦秋桃,並和秋桃生下女兒安雲、兒子安生。外人看來,他們小日子也過得差不多,沒想到東林竟然……東林、草英私奔曾經轟動一時,雖然過去十來年了,當時的情形人們還記得清清楚楚:那天一大早,東林媳婦挎一籃新麥麵炸的麻花領著閨女安雲去娘家“瞧夏”了。半上午時候,東林開著手扶拖拉機拉著麥子說是要存到蓮池的麵粉廠。保德也把自家的麥子往車上裝了五編織袋。草英和東林的小兒子安生坐在編織袋上。草英手扶一筐剛從菜地摘的黃瓜,說到蓮池存了麥子、賣了黃瓜,給保德買雙涼鞋、扯條被麵就回來,還叮囑保德再給黃瓜澆遍水。到了下午,趕集的人陸陸續續都回來了,也不見草英回來。天傍黑了,草英還沒有回來,而且東林也沒有回來。保德著急了,正要到蓮池看看,從娘家回來的東林媳婦秋桃就罵上門了:保德,你個大 ,你家狐狸精拐跑了我男人又拐跑了我兒,你賠我。保德雖然心裏也發慌,但還是強撐著說,你沒有調查研究就胡說八道,草英不是那種人,東林也不是那種人。八奶奶說,狗心隔毛衣,人心隔肚皮。保德,你趕緊去蓮池麵粉廠問問看他們把麵粉存那兒沒有?再去問問大梅看見他們沒有?打發走保德,八奶奶才對戧秋桃,你說狐狸精拐走了你男人你娃。我說你男人拐跑了我家媳婦。東林跑了,你找男人生娃子不難,草英若是跑了,保德再找個媳婦可不容易。你說誰家吃虧大?你還來我家找事!你是個糊塗蛋,你咋不跟著東林一起去蓮池?光知道顧娘家,把自己男人弄丟了。我日他媽東林也不是東西……那天晚上保德從蓮池回來說:東林把手扶拖拉機和麥子全賣給了麵粉廠。不過,保德家的五編織袋麥子是存在那兒的。存麥的收據還在廠裏。草英跟人家說,聽說紅塬有個醫生,一些不能生育的女人吃了他幾服藥都懷上了娃,她也去看看,至晚明早就回來。回來再拐到廠裏拿收據。保德還說,草英急著去紅塬看病,把半籃黃瓜給了大梅。大梅說,沒有看見東林、安生和草英在一起。八奶奶罵道,你個老實蛋,他倆肯定跑了。東林沒良心羔子,誰家的大閨女小媳婦不能拐,你咋能拐我保德媳婦呢!八奶奶拍手打腿扯著嗓子罵起來。八奶奶氣急敗壞,求三爺派幾個人連夜趕到紅塬去攆東林和草英。三爺說,他們若存心要跑,早坐汽車、坐火車跑沒影了。外邊的飯不好吃,有一天他們混不下去再回來,看我不剁掉他們腳指頭!

……

開頭幾年,他們沒有一點兒音訊。後來有一些他們的信息,聽說他們在外邊掙住錢了,日月過得不錯。既然在外邊過得不錯,你們就在外邊過吧,外邊人不知道你們的醜事,沒有人搗著你們脊梁骨說三道四,為何還要回來?哦,肯定是為了圓那個衣錦榮歸的夢。一些人在外邊千辛萬苦掙錢就是為了有一天能衣錦榮歸。發了財,不讓他回家鄉浪擺一圈,那苦就像白吃了,那財就像白發了。這心情放到一般人身上也可以理解,可是,你們當初把人家傷得那樣深,你們回來難道就不怕人家找你們算賬?你們難道真以為有了錢就可以擺平一切?

這件事兒發生在後來相當著名的二仙坡村。時間好像是農業稅取消的前一二年吧?

二仙坡村位於二仙山下。二仙山上那兩座最高的山頭叫二仙峰。二仙峰遙遙相對,遠看就像兩個坐著打禪的老和尚——與此相關的動人傳說暫且不提,且說這二仙山上部陡峭,下部坡度較緩,一直伸延到石河灘。這部分山根坡地就是二仙坡。後來相當著名的二仙坡村就背山麵河坐臥在二仙坡上。

出二仙坡村口,沿著蛇一樣的沙石路盤旋向上,經二仙峰之間的低凹處穿到山那邊,見有一道較為寬闊的河穀。河穀裏那個較大的村莊叫河底村。村中間的小紅樓是H省百山市黃穀縣河底鄉黨委、鄉政府的辦公樓。二仙坡村的支書、村委主任等都由那座小紅樓裏的領導同誌任命或者在他們領導下選舉出來。換句話說,二仙坡人民都直接、間接受小紅樓裏的領導管。

從二仙坡到河底村,一上一下,十二公裏。河底村距黃穀縣城九十公裏。算下來,二仙坡距管轄它的縣城足有一百公裏。

河底村到黃穀縣城的沙石路正在改修柏油路。不過,這對二仙坡人民意義不大。除了開會(特指幾個村幹部)、結婚、離婚、打官司,二仙坡人民很少去河底村和黃穀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