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奪取王位(1)(2 / 3)

白胡子公猴吃力地在江裏遊了一圈,好不容易遊攏蓮花狀磯石,剛攀住石頭從水裏撐出腦袋來,金腰帶猴王嗖地躥出來,在白胡子公猴手臂上狠狠咬了一口。白胡子公猴慘嚎一聲,又跌進江裏,不幸被一個大旋渦卷了進去。過了好幾秒鍾,白胡子公猴才從旋渦裏衝了出來,估計是嗆了好幾口水,手忙腳亂在水裏撲騰,遊攏蓮花狀磯石後,吭哧吭哧喘咳不已。金腰帶猴王不失時機地趕過來,痛打落水猴。

這一切就發生在藥妞身邊,藥妞仍像雕像似的紋絲不動,那群呱呱亂叫的大嘴烏鴉,仍像塊黑色屍布一般,蓋在磯石上空。

蓮花狀磯石四周的江水很深,江麵激流湧動旋渦環套。黑葉猴並非動物界的遊泳健將,白胡子公猴已經筋疲力盡,身上又多處掛彩,假如再次被推進江去,極有可能就會變成淹死鬼。

金腰帶猴王在白胡子公猴脖子上抓了一把,白胡子公猴慘叫一聲,但身體卻沒有往後退縮,仍頑強地往磯石上攀爬;金腰帶猴王又在白胡子公猴腰眼踹了一腳,白胡子公猴哀號一聲,拚命抓住石頭,不顧一切地要登上磯石。

對於白胡子公猴來講,跌進江去,必定喂魚;爬上磯石,尚有一線生的希望。

形勢嚴重惡化,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

大手雄、花麵雄和葡萄肚三隻大公猴,原先混在旁觀的猴群裏,此時不約而同地跳將出來,互相望了一眼,心有靈犀一點通,立刻達成默契,齊聲嘯叫,並爭先恐後往蓮花狀磯石趕去。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對黑葉猴來說是鐵的真理。毫無疑問,這三隻身強力壯的大公猴趕往蓮花狀磯石,是要對付快成為敗寇的白胡子公猴。金腰帶猴王凶殘狠毒飛揚跋扈,或許,從感情上說,這三隻大公猴並不希望金腰帶猴王衛冕成功,但既然勝敗已定,按照黑葉猴社會的遊戲規則,它們隻能與勝利者沆瀣一氣,將失敗者繩之以法。照目前的情形,三隻大公猴去到蓮花狀磯石後,為了對衛冕成功的金腰帶猴王表達忠心,為了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一定會用犀利的爪尖利的牙,將白胡子公猴趕進江去,並在礁石和沙灘嚴密布防,不讓白胡子公猴靠岸,直到白胡子公猴遊得筋疲力盡沉入江底……

敗寇嘛,死無葬身之地,扔在江裏喂魚,是應得的下場。

王位之戰,曆來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挑戰者一旦失利,衛冕成功的老猴王必定要用野心家的性命來殺一儆百以絕後患;反過來也一樣,假如是老猴王失利,新猴王就要用老猴王的血來為自己加冕登基,用老猴王的性命來威懾天下鞏固新政權。

贏了就通吃,輸了就包賠,曆史就是這樣寫的。

丹頂佛把一切都看在眼裏,心急如焚。如果聽任事態發展,要不了幾分鍾,白胡子公猴就會慘遭殺害,變成羅梭江裏的魚食。它精心策劃的計謀,就要化成泡影了。更可悲的是,白胡子一死,要不了多長時間,它和血臀也會步白胡子公猴的後塵,被金腰帶猴王害死。不不,它絕不能坐以待斃。突然間,它產生一種衝動,搶在大手雄、花麵雄和葡萄肚前麵去到蓮花狀磯石,不管三七二十一,將金腰帶猴王撞進羅梭江去,把白胡子公猴拉上岸來。它覺得這樣做,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在黑葉猴社會,當兩隻雄猴間爆發王位爭奪戰,按規矩,雌猴隻能作壁上觀,大家做夢也不會想到,它丹頂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跳出來幫助白胡子公猴謀反,這給它創造了突然襲擊的機會;再者,此時此刻,大手雄、花麵雄和葡萄肚所處的位置比它遠,換句話說,它現在的位置離蓮花狀磯石要更近些,是能夠搶在三隻大公猴之前趕到鏖戰現場的;最重要的是,金腰帶猴王正麵對江而背對岸,拚命毆打企圖爬上岸來的白胡子公猴,金腰帶猴王後腦勺不長眼睛,看不見背後的動靜,它出奇不意地躥過去,狠命一撞,一定能將沒有防備的金腰帶猴王撞下江去。一旦金腰帶猴王落水,白胡子公猴登岸,角色互換後,形勢立刻就會發生逆轉。蓮花狀磯石四周水深岸陡,易守難攻,隻要盯牢金腰帶猴王的身影,勤於防範,是能阻止金腰帶猴王登岸的。隻要堅持一段時間,金腰帶猴王露出疲態,露出失敗的征兆,相信大手雄、花麵雄和葡萄肚會轉變立場,參加到討伐昏君的隊伍裏來,同仇敵愾痛打落水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