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將帥人選(2 / 2)

陸遜,獸島的戰爭不需要海軍,陸遜是繼周瑜之後執掌海軍的最佳選擇,去獸島給周瑜當小帥,有點浪費。

張任,張任去獸島,難道漢中不要了嗎?他是最不可能派去東征的。

剩下的似乎隻有李嚴了,其實殷丞最鍾意的也確實是李嚴。然而,黃鳳的席話讓殷丞改變了初衷。

殷丞是靠朱提的,而朱提是劉穆讓給殷丞的,在殷丞初臨朱提之時,作為劉穆的親信,李嚴的地位幾乎和殷丞相當,可以說在朱提李嚴是不折不扣的二把手。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嚴的地位雖然還是很高,但足以和他相提並論的人數卻越來越,項書、張任、吳懿、百納圖、呂蒙、周瑜、陸遜,連王朗都和他平平坐。好在李嚴現在總算還是獨掌軍政的封疆吏,因此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不滿,可要是把他扔獸島,誰敢保證他不會以為殷丞這是在排除異己。

李嚴會這麼想嗎?難說啊誰叫殷丞任人唯親的臭名早已遠播。眼下殷丞集團地位最高的幾個人,都和殷丞沾親帶故。項書,那是他的侄兒。張任,是他妹夫趙雲的師兄。吳懿,舅子。百納圖,也是舅子。呂蒙,族兄黃承彥的入室弟子。周瑜,連襟。陸遜,侄女婿。王朗,呃,這個沒什麼,不過卻是傀儡。

李嚴的地位很尷尬啊,怪隻怪他的父母沒給他留下姐姐、妹妹,不然也嫁給殷丞,那該方便啊。如果當初李嚴沒有那麼高的地位,或許現在他會很滿足,可惜人的地位都是隻想上不想下的,連殷丞都不敢確定現在李嚴心裏是不是有什麼不滿,何況還要把他發配東邊的荒島上去。

為了穩定,為了避免萬,似乎李嚴還是讓他待在巴州比較穩妥。可要是連李嚴都不行,那麼這個小帥的人選該怎麼辦?

還得說賈詡利害啊,不愧是妖人級別的,居然連殷丞確定不了小帥的人選這種事都能猜。魏興帶來賈詡的建議,小帥最佳人選非蔣欽莫屬。

蔣欽對啊,我怎麼把他給忘了。殷丞恍然悟。

作為陸遜的兩伴讀之,這些年蔣欽的成長有目共睹。呂蒙需要統領水軍,其實他在黃承彥那裏學習的時間並不長。而蔣欽則不同,本身潛力巨,又有名師長期教導,法曾私底下評論蔣欽,說他的能力已經不再張任之下。

曆史上的蔣欽雖然也很有名,可和張任、李嚴、呂蒙之流相比,還是要暗淡了不少。受先入為主的影響,殷丞直沒拿蔣欽太當回事,之所以會讓他去荊州給陸遜當判讀,主要是想讓‘刮目相’的典故能夠重演,最終目的也還是想讓呂蒙能更快進入全盛時期。至於說蔣欽,呃,說得難聽點,買送的感覺相當強烈。

雖然沒太往心裏去,可蔣欽的進步殷丞還是在眼裏的,也就是因為沒往心裏去,所以這次小帥的人選,殷丞壓根沒考慮過蔣欽。現在賈詡這麼提,殷丞真意識蔣欽的價值,因此立刻確定由蔣欽擔任小帥,輔助周瑜平定倭國。

、小帥已經確定,下麵要定的就是先鋒人選。殷丞手下可以當先鋒的實在太,手指、腳趾加塊兒都數不完。殷丞最鍾意的先鋒人選是典韋,原因隻有個,這丫的夠暴力。

無論是征戰益州還是討伐江東,殷丞都極力避免規模傷亡出現,不但要避免己方的傷亡,也不敵人的傷亡過。畢竟都是中國人,換過衣甲,敵兵就成了殷丞的兵,吃殷丞的糧,脫了戰甲,就變成殷丞的民,種殷丞的地,殺了太可惜了。然而,東征倭國完全不同,殷丞不在乎是不是要用血把四島塗上遍。難道隻能別人玩砍頭比賽,我就不能玩殺人遊戲了嗎?要知道,作為南京的前身,呂蒙的水軍基地建業城,還是殷丞下令修建的。

除了典韋這個印先鋒,還需要確定個副先鋒。典韋資格太老,脾氣又暴躁,周瑜、蔣欽可拿不住他,萬鬧出個將帥不和就不好了。所以殷丞在離開獸島的時候,是會把典韋帶走的,那時副先鋒就會自然上位,這個人選也很重要。

留給周瑜的將領,資格都不能太老,不然不好控製。殷丞手下那些武力比較強悍的,趙雲、魏延、黃忠、甘寧顯然都不太合適,選來選去也就太史慈和周泰可以勝任。不是殷丞小心眼,周泰在孫策麾下時就直是周瑜的部下,獸島天高皇帝遠的,把周泰派給周瑜,殷丞要擔心的事實在太,還不如讓周泰去呂蒙的水軍,讓太史慈去給周瑜當先鋒呢。

先鋒定,其它事就好辦了。出征的日期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