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劣根(1 / 2)

事實上除了闞澤外,很多人也不同意殷丞的處理方式,隻是反應沒闞澤那麼激烈。如今殷丞不再堅持要屠殺那些老弱,大帳裏的壓抑氣氛頓時有所緩和。

作為全軍統帥,周瑜感到相當為難,他也覺得殷丞的手段有些太過極端,可殷丞畢竟是主公,闞澤怎麼說都該考慮一下他的麵子,直接頂撞顯然有些魯莽。幸虧殷丞主動退步,不然還真有可能鬧得不可開交,為了調節一下氣氛,周瑜連忙改變話題:“對、對,先放一放,不必著急。主公,瑜有一事不明,還望主公賜教。”

殷丞做了幾個深呼吸,平複了一下心情,笑著說道:“好啊,公謹不必客氣,有什麼盡管問吧。”

“民間傳言,我等所處之地便是秦徐福尋仙山時的暫駐之所,更有甚者,傳言此地土著便是徐福所攜童男童女所養之後裔。若是如此,此地土著當服秦飾、從秦風、說秦語、尊秦儀,雖不如中原文化,卻也該識得榮辱、知得禮儀。可主公總說這裏的土著蠻頑不靈、凶殘成性,與禽獸無異,這是為何?”

還好,這個問題我知道答案!殷丞心中暗喜,表麵上卻一本正經地解釋道:“民間傳言豈可當真,不過是無聊之人以訛傳訛罷了。誠然,服飾、風俗甚或言語都會因時過境遷而變得麵目全非,畢竟服飾與種植能力、紡織能力有莫大關聯,如果織不出布、養不了蠶,那也隻好以獸皮代之,自秦至今已曆數百年,衣著習慣有所改變也在清理之中。同樣,風俗、習慣、禮儀等也是這般,並不足以說明此間土著非徐福後裔。然而,如果徐福及其仆眾確實在這裏開枝散葉,其它或許會有改變,可有一樣不會變,那就是文字的使用不該消失。既然現在的土著還沒有文字,那就說明他們和徐福沒有任何關係。請公謹思之。”

殷丞的話不難理解,如果倭人是徐福的後裔,那他們肯定會有使用文字的習慣。就算因為條件的變化,他們使用的文字已經和原來徐福使用的已經完全不一樣,起碼他們還是會有文字。可現在的倭人卻壓根沒有文字,而且據殷丞了解,倭國要等到邪馬台和魏國有了長時間交往後,才會出現文字的雛形。

殷丞的解釋讓闞澤有些失望,關於倭人的傳說他也知道,如果傳說是事實,那他就更有理由反對殷丞的種族滅盡政策。從徐福那裏論起,倭人也勉強可以算了我們的同胞,隻是離家太久,忘記了家中傳統,是可以重新進行教化、引導的。

闞澤若有所失的表情沒能逃過殷丞的眼睛,不過他並不打算計較這些。自己的手段確實狠辣了一點,與傳統禮教悖逆頗多,闞澤這類的士大夫無法接受也很正常。

“好了,先這樣吧。這兩天我要準備一下對付下一個目標,俘虜的處理問題,很快就會有眉目了。”殷丞不想再糾纏下去了。

――――――

根據鹿壟部俘虜的交待,‘鎮十八,零’東麵六十裏有一個人數近兩千的村莊(鎮十八,六),隸屬於一個叫達枳的部族,這個部族與鹿壟部是世仇,往日沒少爭鬥。鹿壟的實力超過達枳,不過這個達枳部是一個超大部族‘下馬逮’的附庸,在下馬逮的資助下,鹿壟一直沒能占到達枳多少便宜。

了解了這一情況,殷丞改變了策略。他從鹿壟部的俘虜裏挑選了三百多青壯,給他們發放了武器,組成了一支‘偽軍’,攻打達枳部的重任就交給偽軍負責了。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偽軍,怎麼看都覺得他們不像是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不過利用俘虜來消耗敵人,以達到減少己方傷亡的目的,這種做法倒是很常見,因而沒人有什麼異議。

達枳部南有一座小山,登山極目可將達枳部一覽無餘。借口要了解一下偽軍的戰鬥力,殷丞把所有‘尉級’以上將佐和包括闞澤、吾粲在內的文官全部拉到山頂觀戰。

三百多偽軍被平均分為了兩隊,由趙雲、魏延各帶一隊。按照殷丞的安排,趙雲、魏延引兵逼近達枳部,攻打之前各自帶人紮下了一個簡易營寨,彼此相隔十裏。安營畢,趙雲首先帶人前往達枳部挑戰。

見是老冤家前來挑釁,達枳部呼啦啦奔出五百多人,揮舞著各式各樣的武器,‘咦哇’怪叫著殺向殷丞的偽軍。鹿壟部的偽軍有了殷丞提供的武器,戰鬥力明顯提升不少,雖然隻有不到一百六十人,卻一時間和達枳部打得難分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