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首嚐甜頭(1 / 2)

到了十一月初三這一天,一大早隊伍就出發了,隻有出行人員家裏人送出門,都沒有弄出多大聲響就走出村,其實村裏人都知道要去做什麼,這事也不好到處宣揚。村民也就在每年農閑時出去打點秋風,還不是靠強盜這一職業來養活自己的,其他村子也有這樣的人,所以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各發各的財。

剛開始還是大家都一起行動,要等快到目標地後再分隊,這第一次出去的人還是有些緊張的,楊立春也不例外,還好有經常出去的老人一路說笑活躍氣氛。路上也不著急著趕路,時間充足還是以穩為主,休息吃飯都不耽誤。要說這路騎馬也走不快,這走一天也就沒走多遠,到晚上宿營是在別人的田裏,這時田裏收了稻穀後都空著,還可以把馬放在田裏一會,找些幹草做夜料。晚上安排了兩個人守夜,一人前半夜一人後半夜,楊立春的任務是幫忙看馬,和另外兩個第一次出來的年輕人一起。這次出來33個人,槍也就20幾支,好些人都沒有槍的,看來以後得多搞點槍,加強火力才能把隊伍壯大,就現在這些火藥槍也是實在沒辦法,要想把隊伍做強做大靠著這樣的槍,那就是誤人子弟。雖說這槍也一直用到了100年後,但等以後有了自動步槍這火藥槍就改叫鳥槍了,也就是打打鳥的作用。

就這樣慢慢走了3天才進入緬境,到這時隊伍才分開行動,楊立春和先頭喬裝的偵查隊前出半天的路程,一路逢小村就過,這肯定是沒有什麼油水的,好多人連溫飽都還解決不了,更沒有多餘的銀錢。遇到有規模的村鎮才需要打探有沒有合適的目標,目標太小了沒必要,行動一次撈不到什麼好處,目標太大太強就現在村裏出來這20多條火藥槍明顯是不夠看,這年頭的富戶都有一定的看家護院武裝。進到緬地的第5天才發現一個合適的目標,走了5天其實還沒有上百公裏路,好多地方都沒有人煙,更不要說有路了。這地方的地形地勢和相距不遠的國內完全不同,山不多也不高,平地上河流交錯縱橫,蘆葦長得高大旺盛,好多地方得下馬步行。

確定目標後就準備怎麼下手,這事楊立春就沒有參與的機會,就邊上看著漲經驗就成。等後邊的大隊到達後又商量了一下,決定晚上動手,以免夜長夢多,還有現在還沒有被人發現這麼多的外來人,也有突襲的意思。簡單吃過東西後就準備行動,留下5人看守馬匹,其餘人全部出動,楊立春當然是看馬的一員,5個人也是3人看馬另兩人放哨,馬都放在村寨外,為了防止馬嘶鳴都給馬戴上馬嚼子。得手後不停留連夜就走,當然不是順來路返回,還得往更遠的地方走,再找下一個目標,回家就走別的路了,路也不止就這一條。

行動的人都弄塊東西擋住臉,做就做專業點,進去後少說話,沒有危險盡量不要開槍傷人,大家都隻求財不要命,做事都留一線,所拿東西都不會全部拿光。但楊立春要求如果看見黃金就全部都拿走,糧食就少拿點,夠大家人吃馬嚼十天半月的就成。還有銀票看是國內能用的也拿走,不是國內的也就不要了。晚上的目標是這個有200多戶村寨的富戶,看防範不是很嚴,但肯定是有狗的,首先把狗弄掉這些經常出來的老人是不成問題的,弄狗楊立春拿的弩箭就派上了用場。進去後就不知道是怎麼行動的了,隻是後來聽進去過的羅林奎說起的,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誇大的成分。當晚突然殺進去後還真是遇到了看家護院的,不過人家都沒有什麼準備,才要反抗就被村裏人放倒了3個,剩下的10多個就乖乖繳械投降了。這麼多護院也就有8支老舊火槍,楊立春看了都不敢開槍,怕這老古董的槍炸膛。搞定了護院主人就很好說話了,這夥強盜也隻要錢財不要命,最後乖乖拿出了錢財來消災。最後付出了千餘兩銀子,幾袋糧食和收藏的全部黃金後強盜們也就都走了,這也是雙方都皆大歡喜的局麵。後來楊立春問了懂行的人這次得到的黃金也就幾十兩,別的銀子可以分可以花,黃金得留著,這東西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是緊俏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