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百年大計(1 / 2)

時間到了1908年農曆五月初一這一天,今天是飛鳳卡的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村裏人隻要有空的都來了,老人看熱鬧,年輕人是來讀書認字。學校的大門兩邊牆都用白石灰刷上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幾個大字,前後門都一樣。還在教室的黑板上空白的地方,用毛筆寫在紙上貼上去的幾個大字,“知識改變命運”。也是兩邊教室都一樣,這毛筆字當然是羅老先生的傑作。早就做過宣傳所以今天來的人很多,都來看怎麼讀書呢,不過白天學校隻要5歲以上20歲以下的人來讀書,20歲以上的想學就要到晚上來上掃盲班了,20歲以上的還要幹活呢。白天教的要係統,晚上也就當掃盲來簡單的教認字,羅老先生隻負責白天的課,還得兩人男女班一人一班輪著來,晚上就得楊立春教了。

來學校上課不點名,來不來全靠自覺,開始大家都不識字,就教些簡單的先啟蒙。第一天楊立春先教女班,到教室一看嚇一跳,大房間改成的教室夠大的了,坐滿50人不成問題,可是現在看連過道都是人,沒有100也有80人。這怕是全村的人都來了,當初還以為好多人不會來上學的,這時代還沒有注重女子教育,現在看大家對新事物還是能接受的,年輕人也有求知欲,就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都這樣。剛開始不是識字,而是對大家暢想未來,從知識改變命運開始,談到當時的慈禧老太婆,讓這些沒有出過門的女孩認識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多姿多彩。學到知識以後能當官,能賺錢,好處多多,以後有能力還可以去外地上大學等,充分調動了大家的學習求知欲。這一早上最後就教了10個阿拉伯數字,平時大家都會數數,隻是不會寫,現在學寫也還是簡單的,下午就讓羅先生來教名字認字。

下午楊立春來教男生,他們上午也是學寫自己的名字,楊立春還是教寫數字。男生的人數也不比女生少,都不用動員好好學習,有出去過的人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了,這自己想要學習的比要求他來學的主動性是不一樣的。學習了一節課後,楊立春就把大家帶到村裏的一個廣場上,這節要上體育課。首先是排隊,按高矮順序排了5排,最後一排都比楊立春還高,因為大家都沒有排過隊,開始還是很亂排不好,這第一次排好後以後就這樣排就會快多了。然後就是教原地踏步,立定稍息,踏步走,向左右後轉等基本的體育動作,這些看著簡單的動作楊立春教了一個多月大家才有了點樣子。

為了方便教學,楊立春讓村裏的木匠製作了最新式的算盤,上1下4珠,和老算盤不一樣,楊立春原來學習用的就是這種新算盤。算珠也沒有深加工,就用簡單的圓木頭鋸下來鑽個孔,用竹簽穿上,算盤就木條用釘子釘上能用就成,讓10歲以上的學生去和木匠幾十文買一個來用。以後的數學課就是分開上了,先一起教2節課,然後10歲以下的放學回去,留下的學習珠算,楊立春的珠算是不背口訣的,都是20以內的數字加減都可以心算再打,熟悉後就可以見數字就可以在算盤上打出算子,這樣的練習10歲以下的小孩還不能適應。

女生班一直都沒有安排體育課,楊立春給她們準備了跳繩,有空可以練習,也隻是對正常人來說,裹小腳的能站穩不摔跤就好了,運動也就免了。平時在課堂上和在村子裏,楊立春不隻一次的說了不要裹小腳了,就現在暫時還看不出來有沒有影響。男生班的體育到後來又有了新變化,隊伍隊列都練習得差不多了,請來村裏會幾手功夫的人來教了幾次,大的打拳擊,小的練摔跤,熱鬧了好一陣。到收穀前已經學了跑步,簡單的棍子對打,投擲等項目。15歲以上的楊立春還拿出自己的G98步槍教會了大家怎麼使用,每人都試打一發。在文化的學習上女班要比男班好些,再有兩年基本就可以看書讀報了,數學也不錯,字會寫簡單的計算也都學會了,珠算也會打。夜班是最困難的,點著油燈學習,還好也隻要求能寫會讀,都沒有教什麼高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