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尋求政治靠山(1 / 2)

回到村裏後楊立春來不及休息,馬上讓人安排幾件事。第一是在家鄉附近招收18到30歲有知識的進步青年,先和村裏的訓練隊伍訓練半年,經過考核合格後再送省城講武堂去進行深造,所有費用都由村裏承包。第二是招一兩個訓練隊的教官,看水平高低來錄取。第三是招收學校的教師10人,男女年齡都不限製,隻要有真才實學就要。招教師和教官的範圍可以擴大到騰越去,村裏再那邊鋪麵有人。到學校去看了看,見主體建築都已經完工,在做最後的收尾工作了。課桌凳子在年前村裏的木匠就在做,到現在應該也快造得夠用了。隻要能找到教師,農忙過後和去年一樣開學還是可以的。

在空閑下來楊立春理了下自己目前在進行的事,學校是純投入現在還不能見效果的,不過這事對家鄉事好是,做的不見收入都應該去做。訓練村裏的私人武裝暫時也不能出效果,沒有人來招惹村裏人,現在村裏也沒有地方去檢驗隊伍,就是給人感覺槍多人多了。自己支招村裏合夥用黃金去做生意現在已經可以看到實際的收入,因為量大錢賺的應該不會少。後繼要送人去講武堂學習訓練應該也是暫時見不到實際收益的隱性投入,自己送去的人和未來的司令將軍什麼的是同窗,以後應該會有自己用的到的一天,就是用不到對村裏人和家鄉也隻有好處沒壞處。

清朝快完了,現在孫先生應該是在忙著造反呢,在未來的50年甚至100內孫先生和他的政黨都是不可忽視的,自己要先得和他搭上線,靠這棵大樹先過好20年。在老蔣時代打小日本應該也能找到相處的辦法的,過後的年代就是自己比較熟悉的了,先期和以後的執政黨搞好關係,到以後自己應該也不難混。這也就是利用先知來掌握未來的大方向,未來想要的還得自己一步步的去實現,這就沒有什麼可以取巧得地方了。

就先從眼前的事情開始來,自己可是知道原來縣裏的名人土司刀是孫先生的人,自己先得和他建立聯係,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想到自己應該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了。要讓人家看上自己就得拿出一定的實力來,太弱了怕人家看不上眼,刀土司應該也有一定的實力的,再說自己的目的可不是去跟隨他,而是兩者之間強強聯手的合作。

農曆5月,學校的教師招夠人數了,共10個教師,不過就隻有3位女教師,都還是讓人去請來的,其中兩位年齡大點的是給大戶人家的小姐教過文化識字,小的一位是新時代的女性,從國外回來的歸僑。老縣城賣對聯的老爺爺也來了,還帶來了一位老先生,別的就都是從附近村縣招來的。教師都安排好了住宿,楊立春從村裏找了5位中老年大媽和3位大叔,其中一個長比較彪悍的大叔做男校的門衛,在大門口已經準備好了一間門衛室,以後有人來學校搗亂影響正常教學就給踢出去。另外兩個大叔就男女校各一個幫忙蒸飯兼采買東西,4位平時廚藝好的大媽也是男女校各2人負責做菜,剩一位平時就很潑辣的中年大媽守女校的大門,平時除了蒸飯大叔和教書的老先生一個男人都不許放進女校區,楊立春去都是和一大幫人一起去的。

開學前楊立春和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一起在男校的學生食堂和全體教師吃了一頓飯,互相認識後楊立春也和大家交流了下以後的工作情況,以及自己對學校的期望和要達到的目標。因為自己是最大的出資人,還要教師們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什麼需要可以找自己提,盡可能的會滿足學校的要求。學校開學這天附近十裏八鄉來了好多人,大部分是送孩子來讀書的,也有來看熱鬧的人,看到了學校才相信這學校是真的給辦出來了。外村送來的孩子也沒比自己村裏的多多少,可能是有家長不放心孩子來住讀,也可能有人還在觀望。最後女校隻有上百人分成3個班,剛好3個女教師一人一個班,村裏的大部分學生都不需要從頭啟蒙了,已經學過一年的就可以教得高深些,就組成一個中級班,另兩班就是初級啟蒙班。男校學生就多了些有200人左右,分成4個班,也隻有一個中級班,別的都得從啟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