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工人》1985年第3期
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
哲裏木人民廣播電台
通遼鐵路分局黨委卡控安全生產
“變化點”出新招
——“空中診所”治“疑難雜症”
“違規糾察”克“違規擅變”
最近,通遼鐵路分局黨委以文件方式頒發了《通遼鐵路分局工電係統施工安全黨內監控機製》,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卡控施工現場安全“變化點”的“黨員110違規糾察”。“黨員110”的組建,配之以3個月前推廣的“黨員120空中診所”的經驗,進而在全分局形成了一道黨內活動“融入安全生產中心有抓手,服務運輸大局有內容”的靚麗“風景線”。
“確保安全生產是合格黨員的第一標準”“練就過硬的崗位技能是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第一要素”“職工群眾滿意是檢驗黨內活動的第一卡尺” ——這些鮮活而又實在的新理念、新觀點,是分局黨委強力推廣“黨員120空中診所”經驗的根本所在。今年1月20日,赤峰機務段地檢中心以“技術大拿”著稱的三名黨員馬明學、馬明偉、白鳳剛,為扭轉本段“機破”頻發的被動局麵,率先在全分局成立了“黨員機車故障救助中心”。他們憑借過硬的機車檢修技能和豐富的故障判斷經驗,以個人手機為“空中聽診器”,24小時全天候為遇到故障難題的機車乘務員提供“技術服務”,僅4個月時間就成功化解72起“機故”。分局黨委先後兩次召開現場會予以推廣,進而在全分局催生出一個個備受職工群眾稱讚的黨員120、團員120、民兵120、社區服務120等係列“120之花”。
通遼分局領導認為,“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90%緣於對危及安全生產‘變化點’的失察和失控。隻要將司空見慣的‘變化點’遏製住,就等於拔掉了‘事故炸彈’的‘引信’”——這是他們強力推行“倒推管理、張網修目、轉動機製、嚴控變化”安全管理新思路的初衷。進入5月份以來,由於一些單位對潛在的安全“變化點”失察失控,導致“施工作業事故時有發生”的深刻教訓,分局黨委針對性地提出了“掌控計劃內‘變化點’必有預案、卡控計劃外‘變化點’必有對策、遏製人為‘變化點’必有抓手”的“黨內安全卡控”工作標準,並根據排查出的以往在施工作業中存在的“搶任務,不按規定時間收工;抓計件,盲目擴大施工範圍;圖省事,擅自做主變更計劃”等慣性違章問題,專門製定了《工電係統施工安全黨內監控機製》。為使“黨員110違規糾察”切實發揮作用,他們用“硬機製”規定,“黨內監控員”必須從施工預備會到施工結束全過程參與。此外,對施工現場黨內監控的範圍、監控的重點、監控的主要方法以及對監控人員的責任追究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從而以“定人、定位、定時、定責”方式,將統一佩戴“施工安全黨內監控員”胸卡的“110違規糾察”,有機地融入到施工現場之中,成為卡控施工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彰武工務段黨委除抓好大型施工的“黨內保駕護航”外,還在各工區的小班作業組設立了“黨員110”。近3個月來,全分局工電係統共進行大小施工850多項(次),無任何差錯和紕漏發生。
《內蒙古日報》2004年7月12日一版
《通遼日報》2004年7月23日三版
《沈陽鐵道報》2004年9月13日一版頭條
《黨支部工作指導》2004年第9、10期
通遼人民廣播電台
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
1400元錢墜落車下後……
4月6日早6點多鍾,專程到北京為住院治病的嶽父送錢去的阿榮旗鄉村教師李永軍,從通遼車站登上了由齊齊哈爾開往北京方麵的168次列車。他上廁所時,不慎將裝有1400元現金的錢包掉入便池內,轉眼從排便孔墜落車下。此時表針正指7點20分。
8點整,列車停在甘旗卡車站。李永軍在列車員的指點下,急匆匆來到車站公安派出所,所長王迎春熱情地接待了他,並根據他提供的線索,及時向衙門營車站打了告急求援電話。
“老包、小李,情況緊急,你們馬上順著鐵道仔細尋找。”焦誌力站長當機立斷。值班員包海山、調車員李建華接令而行。他們首先向北鄰木裏圖車站方向奔去。一陣急行軍,他倆走出了5裏多路,但絲毫未見錢包的蹤影。怎麼辦?他倆犯了疑慮:按照掉包的時間和列車走行的速度推算,錢包應當在這一帶。難道錢包已被別人揀去?或是失主在忙亂中記錯了時間?老包和小李決定返回車站,然後再向巴胡塔區間去找。
回到車站時,恰巧失主也從甘旗卡來到這裏。為了弄準時間,他倆再次詳細詢問了錢包失落的時間,失主的表果然慢了10分鍾。據此,他們推算錢包肯定掉在南鄰車站與本站線路之間。於是,他倆一路小跑又向巴胡塔車站方向奔去。11點40分,當他倆行進到223公裏處時,小李一眼發現了墜落在鋼軌與枕木之間的錢包。
《內蒙古日報》1989年5月22日四版
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