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聲音裏有種欲蓋彌彰的味道。
若是平時,米兒早就生氣了,可此刻她竟然淡淡一笑,抬眸輕聲道:“沒有就好。不要喜歡我,我沒辦法喜歡別人了。”
她回應不了,也不想欠下情債。
心裏的界限,她分得比誰都清楚。
玉簫愣住了,低頭看著她小臉上露出的篤定。真是標準的米兒風格,喜歡的人,她會千方百計去討好;不喜歡的人,她決不讓自己越雷池半步。
愛恨分明,幹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
如果被拒絕的人不是他,玉簫一定覺得眼前的小姑娘真該死的有個性。
但那人是他,感覺像是吃了一口黃連,苦不堪言。
少年出身高貴,本是心高氣傲之人,被她這麼一堵,失了顏麵,頓覺難堪,不顧一切地大吼:“我是喜歡你又怎麼樣?現在喜歡,並不代表會一直喜歡。我玉簫乃堂堂玉鳳三皇子,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我有的是選擇,不一定非你不可!說不定將來我會遇上更讓我心動的女孩,哼!”
米兒聽著,微微愣了愣,突然暢快一笑,這才是玉簫。此般狂狷,此般驕傲,才是她熟悉的玉簫。
“行啊,三皇子,將來的三皇子妃一定是驚才絕豔的人物,看不把你吃得死死的!”
玉簫隻是瞪她,米兒也不在意。大家都年少,不會放在心上,經過這麼一鬧說開了,以後相處也愉快些。
有些事情自己實在做不到,早說出來對誰都好,米兒就是這麼想的。
“玉簫,玉都有姓楚的貴族嗎?”米兒突然問。那個叫楚柳的少年定不是泛泛之輩。
“楚?好像沒有。”玉簫靜默了片刻才回答,語氣還是有點悶悶不樂,心有不甘。
“那楚柳這名字你聽過沒?”
“沒有,你問這些做什麼?”
“哦,沒事。”米兒搖搖頭,有些事不適合讓第三個人知道。
巫女院在安乾二十年元宵夜被剿滅的消息,不日轟動了整個玉都。
那天晚上,趙英副將帶著鐵騎營上山之時,巫女院的火勢已經蔓延至整個山頭,根本無法撲滅。
晚上刮的正好是西北風,火勢凶猛,燒毀了半座北山。之後,趙英協同刑部尚書上山檢查,隻發現了一具又一具的焦屍,有的身首異處,有的被攔腰斬斷。驗屍官驗屍完畢,很快就斷定,這是一場蓄意謀殺。
但是,與此同時在地牢裏發現了被關著的男孩,就算變成了一具又一具的屍體,他們的手腕依然被銬在鐵鏈上。
巫女院的那些破事,邪皇一貫放任自流。一來,玉鳳是個信仰神靈的國家;二來,他需要借助巫女的力量解決那些上不了台麵的事情。
各取所需。明知她們的行為滅絕人性,也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事本來甚為機密,那些男孩的屍體絕不能搬上台麵,但那天人多嘴雜,紙包不住火,到底還是泄露了出去。
巫女們立即遭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批判。玉都百姓悲憤交加,民間組織了大規模的平民運動,在刑部公堂前憤怒地控訴,聲稱這是上天的旨意,懲罰她們滅絕人性的行為。
經此一事,玉鳳皇室的威信在百姓心目中大打折扣。為平民憤,邪皇不得不順水推舟,對此事明著不予追究,暗中卻發狠,一定要揪出幕後凶手,把他千刀萬剮。
前前後後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轟轟烈烈的巫女院事件終於平息下來。可明眼人都知道,玉鳳皇室已經大失民心。
在玉鳳享譽數百年的巫女院,在一片罵聲和詛咒中,慢慢地退出了玉鳳的曆史舞台。
此事成為邪皇在位幾十年最大的詬病。
米兒並沒有對步逍遙和布衣老人隱瞞此事。步逍遙聽罷隻是清冷一笑,說了句:“活該!”
安乾二十年九月,玉鳳和鷹雲已經打了兩年有餘的仗,輸輸贏贏,各有勝負。玉邪在南郡指揮著這場極其不公平的戰事,打得十分艱難。
每次八百裏加急戰報傳回玉都,米兒都擔足了心。聽說他輸了,會難過;聽說他贏了,會高興地大吼大叫。
雖然多半是聽到他戰敗的消息,但是米兒傷心之餘,還會自我安慰——失敗是成功之母。
戰神,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捧起來的。
安乾二十年的十月十一日,著名的“南銅嶺之戰”爆發。
在南銅嶺,兩軍打了一年多的持久戰,南郡也出動了一萬多人馬。玉邪就帶著三萬兵馬,對抗鷹雲的十八萬大軍,雖然戰敗次數頗多,但死傷甚少。
反觀鷹雲軍隊卻傷亡慘重。鷹雲皇帝對這種慢吞吞的戰事失去了信心,對邊境將士大為責罰。十八萬對三萬打了一年都沒有拿下南銅嶺,怪不得他要大動肝火。
玉邪使用反間計,以鷹雲皇帝的名義圍捕羅氏族人,此消息一傳到邊境就遭到了全軍上下的反抗。
羅安本是個烈性男兒,在悲憤氣苦、對皇室失去信心之時,為了早日解救自己族人的性命,不惜傾盡所有兵力,強行攻打南銅嶺。
兩軍在南銅嶺大戰一天一夜,羅安性子急,當機立斷,徒步攻上山。他就不信,他十八萬的兵力圍困南銅嶺,玉邪還能插翅而飛?
殊不知,等他攻上山頂的時候,假扮玉邪領兵的將軍尹伯,已經帶領著六千人馬從密道撤退,而玉邪卻在他們攻山之時,帶著一萬人馬從劍俠穀繞過尖峰嶺,直接攻打敵人的後營,燒其糧草,毀其帥旗。
毀其後營之後,玉邪又殺了個回馬槍,和尹伯一前一後夾攻南銅嶺。他們駐守南銅嶺一年多,對它的地形地勢極為熟悉。當時南郡正刮著西北風,他們事先在山頭布上了幹草幹柴。玉邪一攻回南銅嶺,就下令放火燒山,盡管羅安拚盡力氣抵抗,也抵不住大火燒山時的慘烈,最後兵敗如山倒。堂堂將軍站得直挺,浴血中仰天大笑,笑聲裏散盡一生的驕傲與輝煌。
隨後毅然橫劍自刎,英魂葬於南銅嶺。
這一仗,鷹雲幾乎全軍覆沒,元氣大傷。玉邪這方也損傷過半,但最終還是以三萬對十八萬,險勝鷹雲。
羅安,一個征戰沙場數十載的將軍,被玉邪逼得陷入困境,兵敗後自刎謝罪,此戰震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