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鏖戰黑犀牛(1)(2 / 3)

黑犀牛像睡著了似的紋絲不動。

大頭獅大著膽子,走到離黑犀牛約七米的地方,礪牙磨掌,做出一副躍躍欲撲的樣子。這個距離,剛好是黑犀牛視力所及的範圍。黑犀牛看見它了,昂起頭,顛動身體。這是一種舉步追擊的訊號。大頭獅立刻扭身竄逃,可逃出幾十米後,身後好像沒有什麼動靜,回頭一看,黑犀牛根本就沒有朝它追來,相反,黑犀牛走了幾步,嘩啦泡進小池塘裏,就像相撲運動員塞進了嬰兒澡盆,把小池塘塞得滿滿的。水麵上,隻露出兩支尖尖長長的犀牛角,不停地朝大頭獅晃動,帶著某種嘲諷意味,似乎在說:要我離開池塘,別癡心妄想了,我是不會上你們的當的。

大頭獅無計可施,悻悻地退回小石山上。

獅子不敢招惹犀牛。犀牛雖說是一種食草動物,但體形龐大、性格暴烈,連非洲象遇見了都要退避三舍。犀牛力大無窮,犀牛皮比象皮還厚,足足有兩三厘米,日光下一曬,會變得像石頭般堅硬,是製造盔甲最理想的材料,體格最強壯的雄獅,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犀牛皮撕咬開。犀牛的脖子尤其粗壯,皮厚肉厚,褶皺縱橫,再有經驗、牙齒再鋒利的雄獅,也休想將犀牛的脖子擰斷。因此,有草原之王美稱的獅群見到犀牛後,總是主動讓路,盡量避免發生衝突。

紅飄帶用一種絕望的表情望著敗退回來的大頭獅,張嘴想吼,卻沒能吼出聲音來,而是吐出一些幹燥的黃沙,吐出半口鮮血,身體一軟,兩眼一黑,暈倒在山坡上了。它年歲最小,身體也最弱,剛才見到了水,過度興奮,耗盡了體力,“沙漠幹渴綜合症”再次發作了。

大頭獅臉色異常嚴峻,它明白,要想活著走出沙漠,要想不被“沙漠幹渴綜合症”褫奪生命,隻有一條路,就是衝下山去,喝小池塘裏的水。不然的話,要不了多長時間,它、刀疤臉和桃花眼都會步紅飄帶的後塵,暈倒在小石山上的。

渴死在水波粼粼的池塘邊,也未免太不劃算了。

要麼渴死,要麼與黑犀牛拚個你死我活,它們沒有第三種選擇,那麼,就鼓起勇氣去拚一場吧,說不定還能拚出一線生機呢。

大頭獅是頭善於動腦筋的獅子,它站在山坡上,掂量著彼此的實力。剛才它走到離黑犀牛約七米遠的地方,把黑犀牛看了個仔細:這是一頭身長約六米的公犀牛,重量起碼有四噸,一個超重量級對手;楓葉形的耳朵邊緣,那一圈長長的耳毛呈金黃色,由此可以判斷這是一頭壯年期的犀牛;它吼叫恫嚇,都未能讓對方離開小池塘一步,足以證明這頭犀牛智力出眾,老奸巨猾,不易對付。

而自己這一邊,雖然名義上有四隻雄獅,但紅飄帶已因幹渴而暈倒,實際上隻有三隻獅子可以參加戰鬥;它們都還沒有成年,又缺乏與犀牛搏殺的經驗,摸著石頭過河,無法預料風險究竟有多大;它們在沙漠長途跋涉,又累又渴,體力已十分虛弱。這是一場沒有取勝把握的戰鬥,又是一場性命攸關的無法回避的戰鬥。

大頭獅思量著進攻方案。看來,計謀是用不上的,隻有實打實地撕咬一場。它們唯一的優勢,就是以眾敵寡。三隻獅子,一個從正麵,一個從後麵,一個從側麵,一窩蜂擁上去,才有可能使黑犀牛顧此失彼,陷入被動。問題是,誰來擔任正麵主攻手?犀牛雖然體形龐大,力大無窮,但不像長頸鹿或野馬會尥蹶子,也不像獅子或豹子能用身體掀,能用尾巴像鞭子似的抽打,一句話,犀牛的背後和側麵沒有什麼戰鬥力。犀牛的威脅主要來自正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