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巴逖亞沙漠,就是名叫娜宛婀爾巴的地方。娜宛婀爾巴是當地的土話,意譯為天使牧場。
三隻半大的雄獅,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塊美麗、寧靜、和平、富饒、豐腴的土地。樹林裏鳥雀啁啾,田野上稻浪翻滾,天際邊河流縱橫,永遠也不用擔心幹旱缺水。廣袤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還有胖得路都快走不動了的肥豬。
在剛踏上這塊綠洲的時候,它們還擔心會碰到別的獅群,可它們在草原和田野兜了一大圈,不但沒見到其他獅子的影子,連獅子的糞便也找不到。它們驚喜得簡直要發狂了。這裏有取之不盡的食物,有用之不竭的水源,卻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就像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食物多得根本不用費心去尋覓,隨便走到哪裏,都能望見成群結隊的牛羊和豬。它們不像羅利安大草原裏的角馬或野牛,聞到獅子的氣味就會撒腿逃命,這裏的牛羊和豬好像還不認識獅子,好像從來沒有見過獅子,看到獅子朝它們逼近,瞪起一雙驚訝的眼睛,傻呆呆地站著不動,直到三隻半大的雄獅發力衝刺,張牙舞爪地撲將上來,這才扭頭奔逃。它們的奔跑速度比起羅利安大草原的角馬或野牛來,慢得就像在散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追上。一眨眼的工夫,三隻半大的雄獅就撲倒了一頭肥豬,細皮嫩肉的,獅子們吃得滿嘴流油。
桃花眼和紅飄帶興奮地舔著大頭獅的腳趾,以示感激。要是沒有大頭獅出眾的智慧和膽略,帶領它們穿越巴逖亞沙漠,它們至今還生活在擁擠的羅利安大草原,忍受著被其他獅群追逐驅趕的恥辱,忍饑挨餓、到處漂泊、孤苦伶仃,活得比耗子還可憐。大頭獅揚揚得意地躺臥在草叢中,心安理得地接受桃花眼和紅飄帶對它的感恩戴德。
勇於開拓進取,才能贏得輝煌成就。
雖然說在穿越巴逖亞沙漠時,刀疤臉不幸喪生,但一隻獅子的災難換來三隻獅子的幸福,還是挺值得的,可以說損失最小,收獲最大。
過了冬天是春天,過了幹季是雨季,走出沙漠是綠洲,熬過了痛苦就是歡樂。
它們在清澈的河流邊找到一棵大青樹,主幹很矮,僅有一米高;枝丫粗壯,結成綠蔭華蓋的巨冠。樹幹上還有一條節疤和樹瘤組合成的階梯,便於上樹下樹,是獅子理想的棲息之地。它們把大青樹當做自己的大本營。
困了就躥上樹去呼呼大睡,餓了就跑到河邊去隨便獵頭牛捉隻羊來飽餐一頓,日子過得比神仙還逍遙。沒幾天,三隻半大的雄獅就養得膘肥體壯,獅毛油光水滑。桃花眼在穿越沙漠時脊背上被烈焰似的太陽曬脫了毛的皮膚也長出了絨毛,和穿越沙漠時相比,它簡直是換了一個形象。
這天清晨,三兄弟飽啖了一頓牛犢肉,沿著河岸溯流而上,學著成年雄獅的樣子,勘定疆域。
獅子是一種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有了理想的家園,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劃定邊界,以防同類來爭搶。它們在獨立的大樹、裸露的岩石、河岸灌木叢上,或者塗抹自己的尿液和糞便,或者磨蹭下一些自己的體毛,留下特殊的氣味,用獅子傳統的方式劃定邊界。
整整忙了一天,它們終於大功告成,以那棵巨傘似的大青樹為軸心,在方圓三十多公裏的範圍,布下了自己的氣味標記。
夕陽西下,三隻半大雄獅回到大青樹下,雖然奔波了一天,十分疲憊,但心裏卻甜滋滋的。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如此豐腴秀美的土地了,過它一輩子也不嫌多,當然要妥善看管,必要時還要誓死捍衛。有了自己的領地,有了取之不盡的食物,不愁不能吸引年輕的雌獅,它們將在這塊土地上繁衍子孫,發展成獨霸一方的強大的獅群。
小憩片刻,它們動身到河邊去吃晚餐。
碧綠的草地上,有一頭黃牛,毫無戒備地在河邊喝水。大頭獅帶著桃花眼和紅飄帶,邁著悠閑的步伐,輕鬆愉快地朝黃牛摸去。它們在草叢裏呈三角形散開,從東西南三個方向逼近黃牛。北麵是河水,黃牛陷在包圍圈裏,無路可退。這好比甕中捉鱉,三根指頭捏田螺,萬無一失。再有幾分鍾時間,這頭黃牛就算活到了生命的盡頭,成為它們三兄弟豐盛美味的晚餐。
這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就在三兄弟借著草叢的掩護向黃牛走去時,撥開茂密的草葉,突然,前方十幾米遠站立起一個人來。這是個白人,穿著一身白衣褲,提著釣竿,背著魚簍,顯然是垂釣歸來,踏著晚霞準備回家去。
三隻半大雄獅腦子裏還沒有“人”的概念,它們看到“人”後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種類似猩猩的動物,外形和黃猩猩差不多,高矮和大猩猩基本一致,麵孔和黑猩猩大同小異,也能像猩猩一樣直立行走,不是猩猩是什麼?讓它們感到納悶的是,他的皮膚那麼白,除了頭部外身上其他部位都見不到體毛,或許是白猩猩,也有可能是脫毛的裸猩猩。不管是什麼東西,反正都構不成對雄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