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2 / 3)

“恩,此言亦自有理。就依老丞相之見,將陸子清遷黜歸鄉!”

朝散之後,陸子清尋去老丞相,作揖表禮,曰,“老丞相,還多謝搭救之恩。唉,我一時氣惱昏聵,出言冒犯聖上。想吾父,一生戎馬,赴死沙場亦無悔恨,而今卻下放鄉野,再無麵目見祖上矣。”

老丞相曰,“少將軍,我知你素秉忠義,隻是性如烈火。朝中事務繁複多變,黨派相爭無休。你一門功績了得,他等不痛快,自然惱你。我已暮年,不複以往,今日我能保你全因我即時返鄉。”

“忝座三朝,寸功未立,俟其他髦俊後位,以便大展經綸…”

他聞言,大為詫異,曰,“老丞相尚自矍鑠,此是何說?”

“唉…陛下有意持衡。今日之事,怕是個中還有隱情…”言罷,老丞相便是拂袖而去了。

陸子清思量良久,仿若癡癲一般,獨步行走在帝都之中。路經一酒樓,乃進入其中,要了酒菜,自顧狂飲起來。

忽然他見樓閣之中,有騷客文流提詠,借著酒興,便欲大泄心中塊壘。便叫來筆硯。

合著酒,磨了墨,潤了筆飽,他便搦管揮毫,往上寫到:

山河常健在!日月正乾輪!

雨霧迷荊杞,春秋會近鄰。

和家無為散,富貴豈還貧。

利槊通荒嶽,蒼星累破軍。

安能徒苟且,笑卻曆亡人?

他寫完自顧嗟歎,奈何如今事實,又複何如?

墨留殘毫,他提筆轉身看去危欄之外,那裏一片向榮,人流湧動,大是紫陌紅塵之好。

暮春時節,柳綿好動,殘紅潛消。不禁臨風觸目,傷切感懷。又複寫去: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難常開開易碎。

雲浮水流無趣味,一旦丘壑遙相會。

人言道,世蒼懷,可曾知,易自該。

自古江山更易度,卻道功成未有成!

匹馬單槍征做客,飲紅甲胄不知餓。

帷幄餐風甘薄索,枕臥戎機今隕落。

父曾言,卑為才,君不知,莫與怪。

身前身後轉頭空,君若有意老複來!

酌酒罷,更一杯,碎影憑欄高飛心卻在。

寫完之後,他將筆放下桌上,痛飲一杯,拂袖去了。

半月有餘,他卸甲在田,常時閑然坐日,苦慮仰月。本欲含煦哺腹,了度餘生。不期兀然兵書,奉敕北上。隻是,卻與一萬兵甲,力抗蠻夷數萬雄師。

他忻然喜荒,莫整戎裝。手執金詔,星月趕朝。卻不知,此經一去,正是那:

塵生步下風,意喜忘詔混。

跪死途邊馬,爭當士代人。

……

緊了緊手中長槍,他擦拭臉頰上滴掛成珠的雨水,複拉起韁繩,撥轉馬頭。銳利吐芒的雙目,冷冽的猶如萬年玄冰。將長槍遙指對麵那將領,他淡漠發話,“你是何人?又有何能?敢猖獗言辭,令我卸甲伏誅?”

“吾乃…”

這人話未完全,就見他撥槍殺來。

便是連兵戈鏗鏘之音也未能發出,這人已經橫飛落地…

“哼,無名小輩,豈敢入我耳聞?”

蕩下槍身上的紅綢,他鷹視八荒,渾厚發聲,“吾!陸子清之命粲然在此,爾等可敢來取!”

“殺!!”

喊殺震天而起,衝霄貫鬥。四麵八荒,惟見黑雲湧動。閃亮的兵戈,寒氣肆意。洶流的疆馬,撼動荒地。隻為寂滅那垓心之中,一抹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