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就像是一顆炸彈投進了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軒然大波,人群中驚呼之聲此起彼伏,震驚的波紋迅速在整個皇祖祠中擴散。
“天呐!崇明太子回來啦?!”
“怎麼可能…..崇明..崇明不是死了嗎?”
“哈哈~!陸帥回來了,俺們又可以上陣殺敵了~!!”
………..
鼎沸的人群中,有的長嗟短歎,有的高聲歡呼,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高台上下,僅是十幾米之遙,卻是兩個不同的世間。高台下,文武百官,議論紛紛,似是一派熱鬧之景。那高台上,氣氛卻如那天涯外的寒冰,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寒冰徹骨。
馮督尉一番話,讓皇帝呆呆地站立在那兒,竟不敢上前一探查究竟,他怕這次又會像以前那般,水中映月,黃雲影日,終是一場空。
三皇子腦子則忽地一片空白,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時,夏侯淵咧嘴一笑,放開三皇子的手臂,對著十三皇子說道:“嘿嘿,阿羽離去時才十六歲,都說男大十九變。五年來,恐怕阿羽長得比以前更是英偉了吧,小十三,你且上去看看,你的羽哥哥變是沒變!”
“大錘哥哥,是女大十八變!”十三皇子嘟噥一聲,便走上前。馮督尉小心呈上懷中天昊。
皇帝等四人借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十三皇子和馮督尉懷中之人,神色各異。而文武百官則是相互指指點點,頻施眼色,墊腳摩肩,緊緊地擠在一起,連腦袋都盡量湊在一起。這些無意識的焦躁動作,並非是他們刻意,而是聚集在一起的內心動態。
十三皇子輕輕撫摸天昊的臉頰,隨後用衣袖抹淨漆黑的麵龐,登時一張眉清目秀的臉現了出來。刹那間,空氣仿佛凝固了一樣,這張臉竟讓,皇帝虎目通紅,夏侯淵仰頭狂笑,三皇子殺機徒起,百官驚懼。
眾人視線拉進,隻見那臉生得書生意氣,豐神俊偉。兩道劍眉,劃過額角,不怒自威。雖是閉目,卻也帶著一種少年人,指點江山的傲然氣質。不過,他英俊的臉上帶著疲憊的神色,劍眉微蹙,麵色蒼白,似乎是在承受著什麼莫名的痛苦。
“嗚…嗚…羽哥哥,你終於回來了~!!”望著天昊的臉龐,十三皇子眼淚“唰”地奪框而出,撲簌簌地掉了下來,滴落在天昊的麵頰上,淌了一臉淚水。
天昊猶如一條死蛇,閉目昏迷,對外界刺激渾然未覺。
夏侯淵仔細端詳,發現與那臉崇明有六七分相似,心中正躊躇不定。卻又見那十三皇子輕拂雙眼,淚光漣漣,一副喜極而泣的模樣,心中那幾分疑惑便煙消雲散了。
要知道,這世間誰人最熟悉崇明,那非十三皇子莫屬。
自小,崇明太子就比十三皇子大了八歲,雖是一母同胞,但天資和體質卻是兩個極端。當年皇後懷著十三皇子的時候,被某個強大的勢力所創,動了胎氣以致十三皇子早產。
先天早產,隻打娘胎起便十三皇子便胎氣不足,經脈不全,導致一生無法修煉。這在親情本就淡薄的帝王之家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生不如死。
當時後宮三千佳麗,而皇帝卻獨寵皇後,愛屋及烏,更是對體弱的小兒子,頗為愧疚,所以對其疼愛有加。
對崇明而言,則是長兄幼弟,十三皇子從小就像是一隻小小跟屁蟲,隨時穿著條臭烘烘的開襠褲,屁顛屁顛的跟在崇明太子身後,甩也甩不掉。而崇明少年老成,對這可愛小弟弟,也是喜愛萬分。
春去秋來,夜歸朝至,十三皇子整個童年猶如泡在蜜罐裏一樣,受盡了寵愛。可惜,好景不長。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後來,皇後莫名失蹤,皇帝震怒。
不久,便發布檄文,步告天下,並且私自動用數百萬禦魔大軍,晝尋夜找,隻差踏平了滄瀾,鬧得整個國家雞飛狗跳、怨聲載道。皇後卻猶如石沉大海,絲毫不聞其消息。滄瀾皇帝日思夜憂,一夜白發,過了沒多久,便冊立年僅十三歲的大皇子為諸君,隨後便離開帝都,出去找尋皇後去了。
他這一走,不僅留下了一堆爛攤子,撇下了未立冠的崇明,還留下尚丫丫學語的十三皇子,一去便是數年,毫無音訊。
期間,眾皇子大都年幼,崇明太子便身兼數職,不僅要治理軍國大事,還要上前線,率軍抵禦魔族,閑暇時便既當爹又當媽,哄幼弟十三入睡。
直到皇帝失望而歸,重掌國政,崇明這才趕緊登天路,入了那無憂劍派。從某種角度來說,十三皇子就是崇明太子一手帶大。所以,就算現崇明太子化成了飛灰,他也能夠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