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上)(1 / 2)

許多小心翼翼切著青菜, 由奢入儉難, 她現在是家務廢柴。

等到各種現代化工具運用後, 家務活輕鬆多了, 壓根用不著許多插手。每次回老家, 她唯一的任務就是陪著姐姐家的寶貝閨女玩。

好在許家人都許多的廚藝要求一直不高。

許多後來慢慢發現, 三個人裏頭, 做飯最多的她反而是燒菜最一般的。許婧跟許寧都有幾道拿手菜,而她做菜的手藝,嗬嗬, 熟了就好。

掛在梁上的籃子裏頭有去年的山芋(紅薯),許多不記得是自家種的還是從外公外婆家拿來的。

她拿了兩個洗幹淨,刨了皮, 切成小指頭粗細的條狀, 下油鍋炸。

許多知道油炸食品吃多了不好,但偶爾為之, 且這是家裏鮮少有葷腥, 幾乎全是新鮮蔬菜, 中和中和也說得過去。

這是她在單位時食堂師傅的拿手菜, 還有炸土豆條跟芋頭, 合稱“炸三色”。許多去後廚檢查衛生時親眼圍觀過數次, 覺得難度係數不大,自己鬧著玩做過兩回,同事都說味道不錯。

起了鍋以後許多就喊許寧過來吃。

這菜得趁熱趁脆乎吃, 軟了涼了就沒那個味兒了。

許寧見了新鮮菜色很高興, 地上的蔬菜就那麼些,天天翻來翻去也就那麼幾樣,況且許多壓根不是多富有創新精神的人。

許多見他吃的興高采烈有點兒心酸,十來歲的男孩子,真是喜歡這油炸的東西?不過是少葷腥,肚裏頭沒油水罷了。

她突然想起書包裏頭許婧塞給她的吃的。收都收下了,許多可沒不是嗟來之食的骨氣。她招呼許寧:“我書包裏頭有吃的,是大姐給的,你自己拿了吃。”

許寧放下筷子,開開心心地奔去翻吃的了。不一會兒捧著那個紙袋子過來,裏麵是炸雞柳。果然油炸食品是青少年的心頭好。許寧拿牙簽戳了遞到許多嘴邊。

許多嚐了一口吩咐他:“自己吃吧,別給媽看到。”

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不用說,他們也不會告訴大人。

許多炒了一碗青菜又炒了碟薺菜。韭菜她切碎了和在麵粉糊糊裏頭,為了增加口感跟營養,她還打了兩個雞蛋。

炒菜用的大鍋實際上不適合攤餅,許多先用紙沾了油在鐵鍋的下半截抹了個遍,而後拿舀湯的勺子舀著韭菜雞蛋麵糊糊小心翼翼地從上往下澆,麵糊糊沿著鍋的弧度緩緩形成一張完整的餅。

許多怕控製不好火候,幹脆給攤糊了,就沒在灶下接著放草把子,全用之前的餘溫,竟也煎熟了。

做好的餅放到不燙手幹淨切出扇形來碼放在碟子裏頭。

許多本也不是也這樣精細的人,她完全沒有生活情趣可言,根本不會在這些生活細節上花費半點兒心思。

她三歲便會自己穿衣服,到了要三十歲了衣領經常還忘了翻出來。

她四五歲就知道端個小盆自己洗襪子,直到上大學在外住校還被許媽抱怨衣服洗不幹淨,顏色都敗光了。

她八歲學會了下廚,卻一直連個拿手菜也沒有。

許多曾經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她學東西並不慢,但幾乎從來沒有任何是精通的。

後來慢慢回想往事,也琢磨出來點兒道理。

因為她很小的時候就會做這些事了,所以周圍人都會誇她聰明懂事會幹活,卻不會有人去要求一個孩子完成的工作質量有多高。

一般人會隨著年紀增長自己逐步意識到這個問題自行糾正。

可許多是通過書本來認識這個世界的,她缺乏從實際生活中汲取智慧的天賦。

時間久了,她做事就形成了這種粗放的風格,完成而已,高質量什麼的就別想了。因為做的人自己都沒那個意識。

好容易能再世為人,許多想,她不能重蹈覆轍,她想學會生活,而不僅僅是生存。

家裏沒有番茄醬,否則在雞蛋餅上畫點兒圖案,色覺效果會更好。

煮飯時,許多將鹹豆醬跟簡單炒過的青菜放到鍋裏蒸。

她知道從營養學的角度講,青菜簡單炒炒吃比較好,這樣維生素C流失的少。上鍋蒸的軟踏踏的就沒什麼營養了。但是這樣好吃啊,軟乎乎的青菜口感有點兒跟肉似的,何況她還在裏麵加了過年前炸的豆腐果,曬得幹癟癟的,用溫水泡了好久才軟乎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