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名將封雲(2 / 2)

蕭撻凜一死,遼軍大震,舉國哀悼。

封雲一戰成名,燕雲十六州無人不知其名,後官拜承宣使,永鎮北方,以保宋土邊境不失。

可惜好景不長,宋真宗畏遼軍戰力,又是以蕭太後親下旨,帶令求和,兩軍於檀州商議停戰,史稱“檀淵之盟”。

朝中眾臣彈劾寇準擁兵自重,肖冷山和寇準乃至交好友,因此封雲被牽連,撤了官職。

七年已逝,封雲遊曆天下,縱情山水,早無心眷戀那金戈鐵馬。

但一聲將軍,卻勾起往昔,令人愴然神傷。

“諸位請到茅屋一避。”

拋開雜念,封雲也是將眾人迎入屋內。

裏麵隻放著一張長桌,旁邊火爐正旺,升起氤氳暖氣,分外舒服。

封雲對荀兒道:“荀兒,去準備些酒水。”

荀兒撇撇嘴:“都六壺了,還喝?”

“小丫頭,你家公子的酒量當世無雙,別說六壺,就是六缸酒,那也不在話下呀!”一位彪形大漢哈哈大笑道。

“程兄謬讚了。”封雲笑了笑。

“哼,公子都被你們帶壞了!”

荀兒見幾人酒逢知己千杯少,氣就不打一處來,瞪了那大漢一眼,就繞後燒酒去了。

封雲無奈搖搖頭,歉意道:“荀兒心憂我舊傷,不宜飲酒,諸位見諒,莫要怪責。”

“舊傷?”

五人相視一眼,皆露出幾分惡意,卻又轉瞬即逝。

當年檀州兵戰後,封雲駐鎮燕雲之地,文治武功,和其他守城將領也私交甚好。

這大漢名叫程遊,官居幽州刺史,從唐開始,刺史地位就已被削弱,到了宋代,基本已成了虛銜,是個有名頭無實權的位子。

可程遊不信邪,私自養兵,將朝廷派來的官員紛紛軟禁,擁兵於沃野,獨抗遼人。

另外幾位是李傕,王永,邱昱,分別鎮守薊、瀛、莫州,在太行山以東連成一線,固若金湯。

自古忠臣死節盡孝義,悲歌長留埋枯骨,反倒是將陰謀陽謀玩在手心的人,才能在亂世崛起,稱王稱霸。

封雲熟讀聖賢書,自知仁義當頭,可帝王門下堂前燕,忠君不如忠軍,一味俯首,亡不遠已。

“嗯?”

瞧得那末座書生血氣不足,麵似篩糠,封雲不由詫異:“這位先生是?”

麻衣書生幹咳一聲,拱手道:“在下詹不立,見過封將軍!”

“站不立,豈非倒了?”

封雲心中暗笑,卻又徒生可憐,觀其氣色,想必是風寒加身,久未調理,傷及肺腑,方才咳血不止。

程遊笑道:“將軍可別小覷詹先生,當日遼軍欲取幽州城關,多虧他施了妙計,這才退敵!”

封雲讚賞道:“原來先生還是個不出世的孔明。”

“愧不敢當,愧不敢當。”詹不立僵硬的臉擠出一絲笑來。

寒露由北來,雨氣涼的刺骨,滴滴答答拍在茅屋上。

眾人脫下軍帽,盤坐在席子上,不時,陣陣酒香飄蕩,勾人蓓蕾。

“請用!”

荀兒換了一身素衣,她雖不喜這些大漢,但為顧及公子,輕柔倒酒,替眾人斟滿。

“多謝姑娘。”

那李傕拱手淡笑,一飲而盡,讚道:“軍中喝慣了那糟糠的米酒,一喝這蒲中酒,真是要了老命呀!”

自離開檀州,封雲遊曆山水,劍酒不離身,自詡舞劍賽李白,其舌勝嵇康。

而這蒲中酒乃蒲州特產,在北周時就已名揚天下,後被宮廷酒師做成禦酒,供皇族大臣享用。

恰巧荀兒出身並州邊陲,和蒲州相近,故而知這酒方,才釀了三四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