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下山(1 / 2)

第二日,天剛亮陶青豫便上山來接謝婉夕。謝婉夕含淚拜別盲婆婆,便與陶青豫一起下山去了。山下早就等著一輛小小的馬車。那老者已經等候多時,此時見兩人下山了,便揚鞭起程。

謝婉夕第一次跟人一起下山,難免拘謹,心中有滿腹的疑問,又不知從何問起。隻低了頭,愣愣地看著自己的鞋尖。那是她自己納的鞋子,謝婉夕不善女紅,所以手工粗糙。隻是十五六歲的年紀愛美,她在鞋尖上繡了兩朵小小的花。在這外表其貌不揚但是內裏奢華至極的馬車中,她的鞋,她的衣著,她的人,都顯得極為突兀,格格不入。謝婉夕看著自己的鞋子,說不出為什麼,隻是覺得渾身不自在,臉越來越紅,想把腳縮在裙子下麵,她緊緊地握拳,不讓自己發抖,低頭,再低頭,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陶青豫把她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睛裏,可是他什麼都不問,什麼也不說,隻那樣靜靜地坐著,不露聲色地注視著眼前的女子——不過還是個孩子,可是等到他和她回到家中,這個局促的、平凡的孩子,就將變為陶家最尊貴的人,言語談笑間,可以興一邦,可以滅一國。想到這兒,他不禁為謝婉夕擔心起來,這樣通透如水晶的人兒,可能,可能再也不會真心的笑了吧?這樣想著,心緒便有些不寧。

一時間,車廂中安靜的隻聽得到兩人的呼吸聲,緩慢悠長。車廂外馬鞭在空中抽出短促的聲響。謝婉夕撩起車簾,向外望去:道路蜿蜒向前,兩旁碧草連天,明瑟如畫。那時她還不知道,命中注定的人,無法逃避的事,都在前方等待,接踵而來。

離開自己居住了十六年的地方,背井離鄉,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和一群陌生的人相處。如果說沒有不安,沒有疑惑,那是騙人的。謝婉夕不知道為什麼時隔十六年陶家才派人來尋找自己,而且盲婆婆為什麼不跟自己一起回家?小小的心中湧起濃烈的不安,心中再三思量,終於開口:“三哥。”聲音細如蚊蚋。

“怎麼?”含笑的聲音,如他的人,永遠溫文,恰到好處。

“婉夕沒去過寧晉,不知有什麼忌諱。勞煩三哥先提點一聲,免得回到家中惹人厭煩……”

陶青豫笑道:“妹妹這說的是哪裏話?我們此行是回家去,不是做客。哪裏會有什麼忌諱?家裏人又怎麼會厭煩妹妹?妹妹多慮了。”

謝婉夕輕輕“哦”了一聲,心中仍是不安,多慮?怎麼能不多慮?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更何況這遠親隔著千裏之遙,分跨兩國,從未見過:“可都已經這麼多年了,為什麼,才來找我呢?”

陶青豫歎了口氣,這孩子心思細膩敏感,不如先把話說開,給她吃顆定心丸:“我知道妹妹心中怎麼想,在擔心什麼。隻是其中關節,此時此刻不好明說。等妹妹隨我回到家中,自然就會明白。我隻能說,妹妹真是陶家血脈,家中人一定會對妹妹好,不必擔心。”

陶青豫既然這樣說,謝婉夕便也不好再問:“那,不說我,說說家裏人好不好?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