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3 / 3)

這一夜章修嚴睡得安寧無比。

一夜無夢。

袁寧早上睜開眼,天已經蒙蒙亮。快到春天了,太陽出來得早些,他茫然地看著眼前那堵胸膛,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被陷進了那熟悉的懷抱裏。他蹬了蹬腳,提到了章修嚴的腿,登時瞪圓了眼。不是在做夢,真的是大哥!

大哥怎麼會睡在他旁邊?

章修嚴也轉醒了。他睜開眼,對上袁寧滿是吃驚的眼睛。

章修嚴說:“昨晚我過來看你有沒有蓋好被子。”

袁寧懵懵噠。

章修嚴一本正經:“結果你抱著我不讓我走。”

袁寧爬了起來,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是故意的!”

章修嚴“嗯”地一聲,表示自己理解。他說:“起床刷牙,該去跑步了。”

袁寧很快把“大哥居然睡在我房間”帶來的震驚拋諸腦後,起床去刷牙洗臉換衣服。

章修嚴一點都沒有把事情賴在袁寧身上的愧疚。偶爾欺負一下這小結巴,感覺意外地不錯。

這一天平靜而又愉快地開始了。

到了中午,劉副廳長來了一趟,帶來了好消息:“我出動了一批便衣巡警,很快摸清了那個區的情況。好家夥,那孟大眼的親戚果然膽大包天,這兩年都嚴抓涉黑了,他居然還敢幹那麼多黑色勾當。這個拐子集團給了他不少好處,有孩子在那邊向巡警求助過,不但沒有被解救,還讓他告訴了那些拐子。那些拐子真是喪盡天良,”說到這裏,劉副廳長臉上的喜色褪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憤怒,“他們把那求助孩子的腿當眾給打斷了,嚇得其他孩子再也不敢求助。”

袁寧聽得心驚肉跳,揪心不已。他不是很理解:“為什麼他們要抓小孩去做乞丐啊?”乞丐不是吃不飽穿不暖,非常可憐的嗎?

劉副廳長說:“乞丐這一行有句黑話,叫‘乞丐做三年,皇帝也不換’,每天不用幹活,隻要伸伸手張張口就有人給錢。更何況他們連伸手張口都不用,隻管從底下的小孩手裏收錢就成了,若是小孩傷了病了,他們也不治,扔在一邊寫幾行大字,假借求錢治病的名義讓路人掏更多錢。”劉副廳長幹了十幾年巡警,原本早該麻木了,可這次這個拐子集團太喪盡天良,勾起了劉副廳長不少不好的記憶。他歎了口氣,“我以前解救過一個類似情況的孩子,他的一條腿因為耽誤了治療,再也好不了了。回到家以後那家人已經再生了一個孩子,不想養著他這麼一個‘廢人’,就把他趕了出去。仔細算算,也過去十幾年了,不知他現在過得怎麼樣。”

章修嚴聽到劉副廳長這些話,倒是有點兒意外。在他印象中,劉副廳長是個一心鑽研、卯足勁往上爬的人,剛才劉副廳長進來時臉上也有著難掩的喜色。

沒想到劉副廳長還有這樣一麵。

袁寧說:“劉叔叔您真厲害!”

劉副廳長對上袁寧明亮又誠摯的眼睛,心髒仿佛被什麼東西踢了一下。他說道:“劉叔叔一點都不厲害。我當時隻是個小巡警,幫不了他什麼。等我有能力幫他的時候,我已經想不起他來了。”

袁寧說:“您從那些可惡的拐子手裏把他救了出來,他會一直感謝您的。”

劉副廳長說:“我也沒指望讓人感謝。”見識的事情越多,他的心就越麻木,漸漸地似乎隻有升職加薪能夠讓他稍稍開懷。劉副廳長搖頭,“不說這個了,寧寧,你要見見那孩子嗎?那孩子已經和其他小孩一起被送到收容站,但可能因為心裏有了陰影,工作人員怎麼勸說都沒能好轉。那孩子既然願意向你求助,對你應該是信任的,你要是——”劉副廳長說著說著突然啞了,因為他注意到章修嚴在看著自己。

袁寧一愣,看向章修嚴。

章修嚴說:“你想去?”

袁寧說:“我想去和他說說話,如果他願意開口,可能就能找到他爸爸媽媽了。”他的神色認真無比,“他爸爸媽媽一定擔心壞了。”

章修嚴想到劉副廳長剛才說的事。要是這孩子的父母也已經生了第二個孩子,也把這孩子拋棄了,會不會給袁寧留下陰影?

章修嚴擰起眉頭,對上袁寧期盼的目光,終究還是點頭說:“好,我帶你過去。”

劉副廳長見章修嚴點了頭,就把他們帶往收容站那邊。他也不知道是怎麼了,辦這件案子的時候心裏一點都不安寧。

大概是因為想到了當初沒能幫到底的那個孩子,所以才總想著多為這次這個孩子做點什麼。

收容站一到,袁寧就注意到這邊的環境有了不小的變化,和電視裏看到的一模一樣。他跟著劉副廳長往裏走,來到一間三人房。那孩子正坐在床上看著窗外,冬日陽光照在他臉上,讓他看起來有點孤單。他已經洗過澡,換上收容站準備的衣服,看起來幹幹淨淨的,和昨天已經不太一樣。

袁寧一開始沒認出來,後來看見他兩個耳朵圓圓的,便確定他就是在書店那邊遇到的小乞丐。他跑上前說:“你好!”

小孩轉頭看著他。

袁寧說:“你不記得你爸爸媽媽了嗎?”

小孩抿了抿唇,沒有說話,隻靜靜地看著他。

章修嚴突然開口說:“你叫什麼名字?”他用的不是中文,而是英語。

小孩一愣,用英語回答:“華納·凱恩斯,我叫華納·凱恩斯。”

章修嚴用英語和小孩交談起來。

等結束了談話,章修嚴轉向劉副廳長:“這小孩不是華國人,他父母都是外籍華人的孩子,從小在國外長大,不會說中文,他也不會。你聯係一下涉外辦,讓他們看看能不能聯係上這兩個人。”他取過旁邊的紙,刷刷刷地寫下兩個名字,“這是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