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是集體會議, 也是袁寧第一次在縣裏正式露臉。
在此之前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從自己的消息途徑裏了解了袁寧這個年輕人。不管是摸到了他與省會那邊的關係的, 還是聽說了他直接買了輛越野車的, 都對袁寧心生警惕。
有時候最直接的是最有用的。雖然車行老板表哥的做法十分簡單粗暴, 還是讓縣裏的人對袁寧有了直觀的了解:那張昌和可是從縣裏走了出去的厲害人物!人家能在省城立足, 開了個大車行, 連省裏一把手見了他都客客氣氣的!
人家可比隻敢在縣裏耍威風的家夥強多了。
可這麼厲害的張昌和, 卻對袁寧熱情萬分,袁寧說要挑車就直截了當地把好幾輛車運過來給袁寧挑,玩了還請袁寧去他表弟家吃飯。這要不是打心裏親近、打心裏認為是“自己人”, 怎麼會請到家裏去?
有張昌和這麼個“自己人”,袁寧還愁拉不來投資嗎?張昌和隨便出幾輛車,袁寧就能把縣裏一年的任務指標給完成了。
畢竟窮縣拉投資的任務指標低得很。
袁寧一走進會議室, 就感覺一道道暗藏估量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渾不在意, 朝其他人笑了笑,坐下等主持會議的人進來。
過了一會兒一個瘦削的男人走了進來, 對方約莫二十八-九歲, 也很年輕。雖然看上去有些清瘦, 但他的腳步穩健又矯捷, 看得出是個雷厲風行的人。
袁寧一下子認了出來, 這是縣裏的一把手郭勁秋。
郭勁秋掃視一圈, 會議室裏就靜了下來。他還沒說話,先咳嗽了兩聲,喝了一口水潤喉, 才宣布會議開始。郭勁秋不愛說多餘的話, 會議都是一個流程一個流程地過,這次擺在最前麵的是介紹袁寧這個新成員。
想到這幾天天天有人來郭家提起這個新人,郭勁秋心裏別提多憋氣。
這新人什麼來頭,他能比他們知道得慢?早在上麵要把人安排下來,他就千方百計去打聽過了,收獲是某個十分喜愛這位師兄的侄子直接給他一大本校內校外相關報道的剪報,並且珍而重之地叮囑他不要弄壞了——這可是他的寶貝!
看完那些寫在紙麵上、記錄得明明白白的一樁樁實事,郭勁秋就明白了:這位絕對不是來掛職的,人是真正想做事。而且人不僅想做事,還已經做過不少事,有能力也有經驗把他想做的事情做好!
這還爭什麼?
爭個屁!打壓個屁!
他傻了才和這樣的家夥掰腕子!
普通人能被報紙這樣大肆報道?普通人能讓首都電視台讓他上節目、給他背書?普通人能和那些一看就非富即貴的家夥相談甚歡?不管是軍政要員還是商場巨鱷,都與袁寧有過公開的合影!
雖然袁寧可能並不是那些照片的主角,可他能屢次出現在那種照片上就是一種證明!
報紙所展示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根基還藏在底下。
他傻了才和這樣的家夥對上!
也就縣裏那些沒眼力的家夥才會拿袁寧的消息來他麵前賣好。
人又看不上你窮縣城這點小富小貴,你不抱緊這從天而降的金大腿就算了,還想和人鬥?
郭勁秋等袁寧自我介紹完,很光棍地帶頭鼓了個掌,說了幾句場麵話,接著一本正經地總結一下上周事務、安排基本工作。按正常程序走完會議流程,郭勁秋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開口問袁寧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袁寧還想著等一下留下來和郭勁秋好好談談,沒想到郭勁秋會直接點自己的名。他想了想,把對李家坳的安排說了出來。項目已經走完審批流程看,濮滿他們現在也都在縣裏住著,是時候和郭勁秋他們通個氣了。
郭勁秋聽得手一抖,不由替前兩天削尖腦袋調到其他部門去的幾個人感到惋惜。這要是跟著這一位做事,以後的路得平坦多少啊!
想到縣裏來了這麼一位厲害人,郭勁秋精神大振,爽快地說:“小袁同誌你這想法很好,縣裏一定全力配合!”
袁寧已經看清楚郭勁秋的為人,對這個爽朗的漢子頗有好感,笑著向郭勁秋道謝,表示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支持與期望。
會議結束後很多人還是懵的。大家都等著這位新來的和郭家起矛盾,怎麼他們好像一見如故、十分融洽?
開玩笑呢!
莫非郭家知道什麼他們不知曉的消息,早早和這新來的打好了關係,剛才他們在會議上那相互配合的作派是提前商量好的?
眾人各有各的心思,袁寧卻心情愉快地和符愛軍轉回自己的單位。
符愛軍叼著一根煙,看著袁寧染著笑的眉眼。有什麼好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