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道宗正統(1 / 2)

(第二更)

慘白的月光下,這一男一女的身影在破敗的道觀前,顯得很是淒清和蕭索。

許久,葉清歡拿起那兩截牌匾站起來,望著那扇殘缺的木門,澀聲道:“是我對不起不意宗,對不起伯陽師父啊。”

白站在他的身後,望著這個修心已至四大皆空的男子,道:“葉清歡,蓮生大禪師不是曾說過,在這世道沒有誰對不起誰的嗎?今日種種皆是因果報應的!”

葉清歡轉身眯眼看了她一下,問道:“要和我比背佛經?”

白聞言麵色變了變,但隻能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對他的話根本就無可奈何。

和葉清歡比背佛經?笑話!曾連續三年在佛門辯經會上折桂的妖孽,和他比對佛經的熟悉程度,無疑是找恥罷了!

葉清歡絲毫不理會白她的鬱悶,而是徑直走進道觀裏,不屑道:“什麼道宗的道德,佛門的金剛,都是些鬼話連篇的騙人大道理罷了。你我這三年所見所聞,難道還不明白這點嗎?”

白雖然是極認同他的話,但卻不願認輸。她一跺腳,道:“哼,你就會在我這小女子麵前說些大話。有本事你去和蓮生大禪師,和李青蓮他們去講這些話啊!”

葉清歡淡淡道:“等我足夠強大時,我自然會去和他們說這些道理的。”

他說著便是走進了殘破不堪的道觀裏。因久無人煙,整個大殿裏早已是灰塵遍布,蛇鼠橫行。除了那三個受萬眾敬仰,天下道統的三清泥塑仍安在以外,其餘的東西都已經被破壞的差不多。

白背著葫蘆跟在葉清歡身後,好奇地打量著這一座破敗的道觀。

葉清歡將手裏的牌匾放在三清泥塑前,然後他看了看當初那尊自己有過奇遇的泥塑,自言自語道:“不意宗千年的道宗正統,卻也凋零如此,你說,在那些人的眼裏,到底什麼是正,什麼是邪呢?”

白在他背後一陣沉默。

“與自己的道不相同,便就是邪罷了!”葉清歡冷笑道:“什麼正道邪道。什麼佛祖菩薩,什麼三清道尊,於我看來,通通都是一坨狗屎!”

葉清歡的這些觀點委實太過驚世駭俗,倘若一般人知道,定要好好的與他論個明白。要知道無論是道宗五國,還是西域佛門兩國,都是極尊本國的國教的。千百年來,從未有一人敢像葉清歡一樣,將這兩個宗教都給罵遍。

但白和他一起三年,自然知道這三年來這個少年是怎樣成長的,因此雖然她心底極尊佛門,但也沒有出言指責葉清歡的不是。

葉清歡和白在不意宗的同時,陸飛羽一行卻也是顧不得多日來的勞累,當晚便是冒雨飛回了大周山的飛雲宮。

當初在飛雲宮一場大戰後,帝國之勢大變。雖然伯陽被封印,但其餘五大聖地,仍舊是將不意宗從道宗正統裏除了名。並且還將葉清歡會佛法道力的矛頭對準了飛雲宮和釣魚台。

李青蓮當時已經破階,就差渡劫結丹。因此當時的修道界本來不準備對付他的。卻不料帝國智庫的參與,飛雲宮和釣魚台一下子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一時間堂廟內外,均在爭論,這兩大聖地究竟與佛門有沒有關聯。

本來是太子一係的李青蓮和林琅辰,在這文帝病危,太子即將登基的時刻,絕不至於會如此被動的。

但世事難料,當日文帝在病危之際,竟然改口要封四皇子為帝。當時文帝彌留,未來得及立下遺詔。但帝國智庫便以此為依據,聯合了百官要讓四皇子稱帝。

本來太子一係在如此大的壓力下應該黯然引退的。隻是隨後安武候入太安城公然支持太子,才讓此事有了轉機。

武安侯是何許人?那可是替大炎國爭下偌大疆土的帝國戰神。因此他一呼之下,四野軍士俱是響應。一時間大炎國文官武將對峙的局麵,第一次形成!

許多州郡爆發內戰。

史稱中興之亂。

在雙方利益集團的較量下,修道界不顧約定悍然插手堂廟之爭。拿當初不意宗的葉清歡說事,逼迫林琅辰和李青蓮。最後飛雲宮林琅辰屈服於其它五聖地,在最後關頭拋棄了李青蓮和太子一係。

腹背受敵的太子,在迎接自己戰略性的大失敗後,隨即自焚於太安城,內亂終結。

半年的內戰結束,大炎國力大衰,但也因此合了天司監和帝國智庫的意,躲過青龍將出,亂世出的亂國之禍。

在這場人為的帝國之亂結束後,當今的聖武帝則是論功行賞了飛雲宮,賜其名為中嶽聖地。曆任宮主可享一等侯爵的俸祿。

這就等於從此以後,飛雲宮挑収弟子時,可以壟斷本州內根骨最好的。

是以這三年來,飛雲宮不斷地發展壯大,其名頭在修道界更是俞發的響亮了。

隻見此時,在燈火通明金碧輝煌的大殿上座,坐滿了一眾道人,而陸飛羽一行人此時正在向座上的各家長輩彙報著在空桑青州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