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婦人想要狠狠懲罰小偷,卻在小偷求饒時,敏銳的察覺到小偷的妻子懷孕了。因為當時的生產水平非常落後,西方農民大多是靠蕎麥和清水填飽肚子,能吃的青菜青草都是喂給牛羊吃,耕農是舍不得吃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老阿姆和老阿爹家還挺富裕的,不至於這麼拮據,而西方人都喜歡吃肉,老阿爹很愛老阿姆,肯定會給她頓頓吃肉,不吃那些不符合身份的蔬菜,時間長了就會容易消化不良,而有些女人在懷孕早期就會有高血壓、水腫等反應。”
“而萵苣菜正好富含膳食纖維,促消化,還能防水腫,降血壓。當然了,老阿姆不會懂這些,但是人的本能和潛意識是很奇妙的,她不一定懂,卻可以知道萵苣菜能救她,於是她非常想吃萵苣,並堅信不吃自己就會死。”
“要不然,牆上的小窗子一直存在,花園裏的萵苣菜也一直長在那裏,為什麼老阿姆忽然就想吃了?”
傅恒:“你……”
蘇一夏:“而貴婦人生過孩子,所以了解這些,所以她要求小偷把妻子將要生下的孩子給她。但是小偷不知道自己的妻子懷孕了,所以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否則,天下父母心,按著老阿爹和老阿姆對孩子的渴望,就算是死也不會答應把孩子送人。”
傅恒歎了口氣,沒有再試圖插話,等蘇一夏把話說完。
蘇一夏:“你之前講的,萵苣姑娘在家裏長到了十二歲,但我覺得,貴婦人也就是女巫,在孩子剛生下來給她取了名字後,就把孩子帶走了。女巫對萵苣姑娘很好,把她當成自己的精神寄托,感情也越來越深。”
“到萵苣姑娘十二歲的時候,幸福的生活迎來了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或許女巫之前的孩子很可能是因為亂跑或者是被外人傷害而夭折,再加上她精神失常,在麵對有外人來‘爭搶’萵苣姑娘的時候,女巫就把她關在了高塔裏。”
“高塔裏的人雖然沒辦法獨自逃出來,但是外麵的人、除了深得萵苣姑娘信任的女巫,也沒有辦法進去。這樣一來,在女巫的精神世界裏,萵苣姑娘就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萵苣姑娘與世隔絕的狀態就是女巫精神世界能平靜下來的絕對安全領域。”
“而後來發現萵苣姑娘和王子私會時,女巫那麼生氣,並不是生氣‘私會’這件事,而是她的絕對安全領域被打破了,她的精神世界也隨之崩潰,所以才會剪斷萵苣姑娘的長發。而把萵苣姑娘送到危險四伏的荒野,則是女巫在‘保護萵苣、讓她最安全’這一執念被打破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是‘讓萵苣處於最危險的境地’。”
蘇一夏瞪了傅恒一眼:“如果按你說的,暴怒的貴族老爺很可能會直接殺了萵苣姑娘,為什麼會冒著暴露的危險送她去荒野?”
傅恒笑著說:“小一,你的分析裏,想當然的地方太多了,很多細節和前提在故事裏都沒提到,你在為自己塑造一個完美的童話世界。”
蘇一夏“哼”了一聲:“童話故事是根據當時的真實故事、奇談等編造的,反映了當時的人文和社會形態,到現在已經流傳了近兩百年,其中細節早就不可考,但是主旨還是有跡可循的,萵苣姑娘就是一個表現了母愛的悲情故事。”
“它沒有直白的歌頌母愛,而是講述了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痛苦、執念、精神病情、以及最後的崩潰,來表現母愛的偉大和可怕。”
“無論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還是家養的貓,動物媽媽在生下崽子之後,如果認為外界有她抵抗不了的危險,就會把崽子吞到肚子裏。這和女巫在認為自己保護不了萵苣姑娘後,直接翻臉把她送到危險的、不可生還的荒野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