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臨夏萬壽宮(1 / 2)

四月一日,大地回春,陽光和煦,是一等一的好天氣。這天一大早,萬壽宮的道人們剛剛打開觀門,便迎麵走進三個風塵仆仆的男子。其中的一位五大山粗,麵色凝重,給人一種無形的威懾;第二位則是身材瘦消,似乎弱不禁風的樣子,但是其臂膀卻是極為粗壯,尤其是他的手,更是給人以厚實有力的感覺;最後一位則是個二十三、四歲的青年,步履輕盈,麵帶笑意,給人一種很強的親和力。

這位開門的小道士,看著迎麵走來的三個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不協調,但是他又找不出哪裏不對勁,一時呆呆地怔在當場。

“喂,小道士,你們的當年在嗎?”那位五大山粗的男子問道。

小道士似乎為男子的無禮很是不快,道:“施主,我不是小道士。我們這裏是三清勝景,當家的自然是三清祖師,不知您要找哪位?”

男子怒道:“什麼三清祖師,你教他來見我。”

此時,那位青年實在忍不住了,道:“馬兄,三清祖師在天上,恐怕你見不了。”

“媽的,這牛鼻子消遣我。”

這三位便是剛剛趕到臨夏,負責《大宋天宮寶藏》失竊案的嶽鳴羽、張嵐和馬斌。

“行了,馬兄,誰讓你那麼沒禮貌的。”嶽鳴羽說完,轉身對抱拳一禮,道:“師兄慈悲,這是我朋友,就這脾氣,你別見怪。還請你去通報一下王道長,就說北京派來調查《大宋天宮寶藏》失竊案的人到了。”

小道士見嶽鳴羽彬彬有禮,便也回禮一稽,道:“三位請隨我到會客廳,我這就去請劉當家。”

不一會,小道士引著一位五十來歲的道長來到了會客廳。隻見這位道長頭戴混元巾,腳蹬十方鞋,一身道服整齊憑證,發髻端正清潔,一看就是位極為講究和嚴謹的人,對於這樣的人自然不能隨意。

於是嶽鳴羽站起身來,躬身一禮,道:“見過道長,您老慈悲。”張嵐和馬斌也隨之起身示意。

“三位遠道而來,不必多禮,快請坐。誠法,去給三位施主上茶。”

劉當家坐了下來,道:“不想這次勞動三位大駕,實在是有勞了。也是我們不小心,將經卷隨便放在三清殿祖師聖像的後麵,也未派人看管,誰料竟出了這等事。哎,我真是愧對祖師啊。”

“道長言重了,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心’。這賊有心要偷,就是你再注意也是無濟於事。道長能詳細給我們說說事情的經過嗎?”

“事情是這樣的,就在春節後不久,觀內的偏殿翻修,不料殿堂突然坍塌,房梁將地麵砸了一個大洞。我帶著膽大的弟子便從洞口進去了,裏麵不時地傳來陣陣腐臭,我當時就覺得這洞內一定有東西腐蝕了。等我們進去後,發現裏麵是個小型的地宮,整齊地放著五個大書櫃,書架上都是黑乎乎的包裹。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其中一個,那包裹的的外皮竟然都是油紙。我們撥了大概十餘層後,發現裏麵竟然是宋版的《天宮寶藏》,書頁非常完整。這令我們大喜過望,便叫來其他人,一起把經卷全部移到了三清殿。我們知道,憑我們的能力,實在是不能保全這批宋朝道藏,所以便通知了市文物局。哪裏想到,就在我們帶文物局的工作人員來到三清殿時,竟然發現近三分之一的經卷不翼而飛了。”劉當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