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叮囑:同學們,你們應該像蟑螂那樣在任何艱難困苦環境下謀求生存。蟑螂又名偷油婆,喜歡吃油煎的食物,可是它也能吃木渣、泥土之類的食物。所以在困難時期,我和同事也模仿蟑螂的本能,用小蘇打煮玉米芯子充饑,還不是熬過來了。”
“小阿哥,儂好像還不懂女人的心理,尤其是阿拉上海女人,不可能像你們男人剛毅,女人總歸是軟弱的,尤其是在情感方麵,至今阿拉仍難以忍受家庭遭遇的嚴酷事實。”
“阿娟,女人的心理阿拉是能夠理解的。不過在嚴酷的事實麵前,人們不得不學會堅強,不然如何生活下去呢?”
實際上文娟是堅忍的,隻是心中有著疑慮,從而感到了鬱悶,她總想調整自己的心態,便對學文說道:“小阿哥,下次探親的時候,阿拉還是一起同行吧,一定要到桂林來遊山玩水,以消除阿拉心中的鬱悶。”
“好的,到時候阿拉一定要陪同儂來桂林遊玩,‘桂林山水甲天下’,阿拉還是帶照相機來拍照,以便留作永遠的紀念,和儂在一起是多麼快樂,阿拉會永遠記住這樣幸福的日子。”
學文也站起來了,和文娟肩並肩的站在車門裏,奇特、秀麗的桂林山水就在眼前,學文輕輕地叫了一聲:文娟。文娟轉過頭來,學文的臉便挨上去了。
這是多麼美好的夜晚啊!
文娟的雙手輕輕地推開了學文的臉,撫摸著他頭上的白發,深沉地說道:“如果當年爸爸去支援大西北的時候,我們全家都隨同而去,這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我和小阿弟還能夠生存下去嗎?好在媽媽堅決不去,銀行領導無論怎樣說服動員,耐心地做政治思想工作,媽媽硬是鐵了心,毫不動搖地要求留在上海。今天我們家裏能夠保持集寧裏的那二張小床也真是來之不易啊!小阿哥,就單從情感上來講儂能夠理解阿拉一定要回上海的想法嗎?”
“阿娟,阿拉的經曆和儂是相似的,阿拉也熱愛寧波老家,雖然那裏已經沒有親人,阿拉總是想念著故鄉,想念著童年時代的往事,所以阿拉的情感是相通的。”
學文用雙手扶著文娟的雙肩,凝視著她的秀氣的麵容,他輕輕地說:“阿娟,讓阿拉看個夠好嗎?”
文娟用溫柔的眼光對視著,也輕聲說道:“好了,小阿哥我們還是坐下來吧!”
已經到下半夜了,車廂裏很安靜,他倆手拉手地坐了下來,心裏還在想念著往事,雖然他們已經很疲倦了。
天亮了,列車已經在貴州的石頭山包之間奔馳。學文醒來後看到列車進了站台,便下站台去洗漱,並且買了幾個大餅,準備帶回到車上充饑。文娟在車門口等待著他,她看到貴州貧瘠的土地,匱乏的食品供應,與上海附近的長江三角洲相比差多了,她洗漱完了以後,學文拿了一個大餅給她,就開起玩笑來了,他對文娟笑著說道:“阿娟,好像魯訊先生曾經說過,阿拉男人活在世界上需要兩樣東西,一樣就是大餅,另一樣是什麼。所以現在阿拉感到很滿足了。”
“小阿哥,那麼阿拉女人需要什麼呢?光是大餅和男人嗎?那真是太原始、太簡單了。這樣說來豈不是人類和其他動物沒有任何差別了,人類的高貴之處就是應該有高尚的精神生活。”
學文體驗到了困難時期,人們的生活多麼原始、簡單。白天繁重的體力勞動,晚上無休止的政治學習或運動。但是在這樣畸形的生活當中,也有一些可喜的逆向變化,邊城在郭州長的主持下,力促南湖風景區的建設,新砌了石頭堤岸,修建了露天舞場、溜冰場和遊泳池,湖邊的綠化搞得很美,每到夜晚來臨,樹影婆娑,夜色分外幽靜。白天湖中的遊船在蕩漾的微波中悠遊。學文想起了幽靜的鬆島,他興奮地又和文娟開起玩笑來了,他笑道:“現在邊城南湖建設得很美麗,這是假日遊玩的好去處。可是更重要的應該是發奮讀書,阿拉很想像那位窮書生那樣到鬆島去苦讀詩書。阿娟儂能夠給阿拉送過橋米線來嗎?”
文娟立即進行反駁:“小阿哥,時代不同了,儂根本沒有時間到鬆島去苦讀詩書。我們電廠在邊城遠郊,距離南湖有好幾十裏路,我怎麼可能給你送過橋米線呢?小阿哥,你完全是在開玩笑了。”
“阿娟,我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是阿拉總是這樣想的。如果真的能夠像古代窮書生那樣生活,阿拉也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