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吧?兒子是鐵了心嗎?激動。為什麼爸爸會有如此悲慘的遭遇,這是她心中最大的疑慮。

這一夜文娟無論如何無法再入睡了,但是為了讓勞累的媽媽早點入睡,她隻能保持沉默裝著睡了。媽媽也不再作聲,亭子間裏安靜極了。學文醒來了,他睜大眼睛凝視著母女倆,他懷著一顆平常的心靈,深深地愛著她們。

天亮了,學文和文娟下樓來廚房間洗漱。學文說今天阿拉到衡山飯店去,阿哥要請阿拉吃法國西餐呢。文娟說阿拉上去和姆媽打個招呼。兩人走出了裏弄,文娟又說阿鄉,阿拉去喝上海鹹豆漿吧。說著兩人走進了一家點心店,文娟要了二碗鹹豆漿,幾根油條。學文也是很喜歡喝鹹豆漿的,現在他發現豆漿的鮮味沒有了,裏麵隻放了大頭菜、榨菜之類的碎末,沒有蝦米了。文娟說阿鄉豆漿沒有鮮味和,學文笑笑說蠻好蠻好。文娟又說阿鄉儂在這裏等一等,阿拉回去換換衣裳。學文說儂快回去打扮一下,阿拉在這裏等著。

文娟換上了細花的確涼短袖襯衫,下身穿墨綠色的卡長褲,亮晶晶地短頭發,清淡的香水味迎臉撲來,學文為之一振,不禁呼叫:“阿娟,儂好漂亮啊!”文娟反駁道:“勿要尋阿拉窮開心好伐。”學文笑嘻嘻地拉著文娟的手漫步在淮海路上。心情舒暢極了。他也理解文娟的心情,要盡量擺脫她心中的憂悶,使她能夠輕鬆愉快起來。

他們在淮海路上漫步,來到了準海公園門前。學文說:阿娟時間還早,阿拉進去白相好伐。文娟點點頭,兩人進入公園後,沿著幽靜的林間小路散步。學文說道:阿娟儂讀過朱自清的南湖遊記嗎?這是描繪我們邊城南湖的散文,是朱自清在西南聯大邊城分校任教時寫的,邊城有一千幾百年的曆史傳統了,文化底涵是很豐厚的。文娟接著說:阿拉勿曉得啥文化文人,阿拉隻曉得邊城的過橋米線太油膩了,勿好吃,還是邊城的紅糖年糕適合上海人的胃口,儂不見這次我帶了好些回來。學文又問道:“儂曉得邊城過橋米線的來曆嗎?”文娟笑道:阿鄉又不也說明這個道理嗎?於是,他倆心領神會愉快的笑起來了。

這時候服務員進來打招呼:午餐時間到了。

大家一起下樓來到餐廳,發現隻有中餐供應,阿哥問飯店師傅怎麼沒有西餐呢?師傅說沒有原料來做,阿哥便對文娟說道:“我們還是到紅房子西餐館去吧,那裏的西餐是很有名氣的,我們今天就是要開開洋犖去。”

文娟連忙說道:“阿哥,洋犖我早已開過了,當年我爸爸和寧波伯伯一起去支援大西北,我們兩家人一起去紅房子西餐館聚餐,至今我還記憶猶新,阿哥,我們還是在這裏吃中餐好了。”

學文聽見文娟又提起傷心的往事,也勸阿哥不要到紅房子去了,還是在這裏吃中餐吧。其實這裏的中餐菜肴的花色品種還是很多的,雞鴨魚肉蛋樣樣都有,還有法國原裝的葡萄灑。於是大家坐下來了,點了好些樣菜肴和一瓶葡萄灑,文娟站起來舉杯感謝阿哥的盛情款待,並且熱情地盼望阿哥有機會來到邊城,阿拉用很有名氣的過橋米線來招待阿哥。阿哥也站起來表示真誠的感謝,並且說邊城交通太閉塞了,你們是完全有機會到首都北京來的,到時候我們到前門聚德記烤鴨店再相聚。

這一頓午餐大家吃得很開心,學文和文娟都還沒有到過首都北京,他倆都盼望著能夠早日上北京,去到天安門前留個影,再去遊覽北京的名勝古跡,所以文娟表示一定要到北京去。

沒有不散的宴席,臨別時阿哥還為沒有吃上西餐表示歉意,再一次盛情地邀請文娟到北京來,請她吃西餐和烤鴨。

愉快地和阿哥告別時,阿哥又拿出一包杭州小核桃給文娟,說是帶回去給你媽媽和弟弟嚐嚐的。文娟再三表示感謝。

學文和文娟離開了衡山飯店,沿著衡山路朝北走,學文說今天我們去逛南京路吧,文娟點頭表示同意,並且說道:“阿哥能在錢學森領導的單位裏搞科研真是難得和。”

“阿哥完全靠自己發奮學習,考高中時幾千名考生中取得第二名,上大學是保送進去的,隻可惜沒有機會出國留學深造。”學文遺憾地說道,他心裏總是為阿哥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