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灣的月餅
秋天來了,陶家灣的村民像剃光光頭一樣把青稞、油菜從地上刮下來,然後拉到場上,打碾出飽滿的顆粒,該賣的賣了,該人倉子的人了,總算忙了個結果。
這時,陶家灣的人們就盤算著過“八月十五”了。這個節日對於忙碌了大半年的陶家灣人來說彌足珍貴。
陶家灣坐落在高高的山岡上,幾十戶院落七零八落地蹲在各自的
地皮上,堅守著各自的家園。
八月十五快要來臨時,陶家灣的這些泥土屋裏就紅火起來。家家戶戶要做月餅了——香噴噴的月餅呀,陶家灣就此可以快活地享受一下勞作之後的成果了。
在我還沒有離開陶家灣的那幾年裏,總是盼望著母親做月餅。
離八月十五還有四五天時間,母親就在大盆子裏用酵頭子發麵,先是拳頭大的一點,待到離八月十五隻有一天時,母親已發好了滿滿一大盆麵,我們全家在母親的率領下早早地開始做月餅了。
父親將木製的蒸籠洗得幹幹淨淨,然後在籠底上塗上清油。我的任務是拿柴火向灶台裏加火,往開裏燒水。母親已將那一盆發麵倒到案板上,邊揉邊加麵,待到揉得那堆麵均勻柔軟,母親將它切成若幹小塊,用手壓成一個個厚餅,再在每一個厚餅上分別塗上鮮綠的香豆末,金黃的“醬黃”,腥紅色的“紅曲”等等能食用的佐料。
母親首先在蒸籠裏放一個不塗佐料的餅做整個月餅的底子,隨後把其餘的餅放上去,再製作一個特大的餅子,將所有一層層的餅子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當這一切完成後,母親就蓋好蒸籠,開始蒸月餅了。
我就拚命地加灶火,使勁往灶台的火洞內添柴,想三下五除二把月餅蒸出來。這時母親走過來說,加火要勻,蒸月餅得慢慢來,急不得。等到蒸籠裏開始冒出芳香的氣息,等到鍋裏的水燒得剩下不多時,等到母親說“熟了”時,等到蒸籠蓋揭起時,一個白白胖胖的大月餅就蒸熟了。
可是不能馬上去吃,非要等到晚上敬獻過月亮後方可切上吃。這一段時間裏,大人小孩都在心裏盼望著天早點兒黑,月亮早點兒出來。
這些年,我在縣城工作,每年的八月十五之前,母親總會在陶家灣給我做一個大月餅,並通過來縣城的鄉親幫忙帶給我。每每吃著從遙遠家鄉帶來的月餅,我就禁不住想起母親做月餅的那些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