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團結路
團結路是這座高原小城的主街道,寬闊、筆直、漫長,透明的陽光普照下來,增添了許多熱烈。
經過團結路的中心廣場,如果是清晨,這兒空氣格外新鮮。有好多中老年人各自占領著一席之地,鍛煉著身體。有的在慢條斯理地舞劍,有的在很有秩序地跳健身舞,樂曲的節奏剛好適應他們發胖的身體,當然更多的人在甩手踢腿,缺少章法。
這些曾經的雄心勃勃者、體格健壯者或遊手好閑者,現在隻能靠加強鍛煉來延緩衰老。
人生嗬,總是如江河東流無法逆轉,那就平心靜氣地來到廣場,吸吸空氣,活活筋骨。廣場收攏著他們,廣場是他們回憶青春的熒屏,廣場又是他們試圖一展雄風的舞台,廣場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些許快樂和活著的意義。
我所有幸福的時光他們都已經經過,他們的這些時光正在等著我來重複。
我還經常到團結路中段的達隆路市場轉悠。一邊是三層樓的商業門店,另一邊是住宅樓的一樓鋪麵。服裝店、美容院、牛肉麵館等等店鋪開門經營,生意好的店主一臉喜氣,生意差的店主對客人愛理不理。我迎麵碰上從鬆山草原進城來的牧民,他們邁著因長期跋山涉水而落下的羅圈腿,一搖一擺地在街上穿行’他們的目光沉穩,神態安詳。
達隆路市場的末端,有一間我老鄉秦延貴開的糧油店,我進去跟他們夫婦倆打招呼。他們是最早走出陶家灣村的生意人,來縣城已有八九年了。早年賣水果,這兩年上了年紀,就租下別人的鋪麵賣油鹽醬醋、花椒大米等食用品,他們的店裏彌漫著又麻又香的氣味。
有一天,我不經意來到團結路北段的一處建築工地。我看了一會兒挖掘機開挖地基的情景,心裏想這個龐然大物力量真大,像人吃西瓜一樣輕鬆地啃下一塊堅硬的砂土,一根煙工夫,就挖出了一個深坑。
我又想,這坑底會不會挖出些古董文物,如果幸運挖出件商代的青銅器,那我和開挖掘機的司機就成了第一目擊者。
在混凝土攪拌機旁邊,我問一位十八九歲的少年農民工是哪裏人,他說是天水人。說完他低下頭,抬著鐵鍁走到高高的沙堆跟前,開始往頂起的鐵篩子上丟砂石。看上去他是個內向型的小夥子,是個沉默而蕭條的人。他身上的咖啡色夾克舊了,發白,有些小,背部一大片汗漬。忽然我想到,我該給遠在陶家灣的父母打個電話了。
經過了我經過的團結路,我要睡個好覺,明天繼續認認真真地上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