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感激感謝(1 / 2)

感動感激感謝

25年發展,25載耕耘,想到我的良師益友《武威日報》即將迎來25歲生日,與她相交多年的一件件往事衝破記憶的閘門,浮現於腦際……湧動的是感動、感激和感謝,我因她的熱情栽培有了精神的甘果,因她的無私幫助有了人生的煦暖!

說起我與《武威日報》的緣分,那還是在我青春年少的時候。1991年,我高考落榜,那真是“十年苦讀成一夢,壯誌未酬路已無”啊。我隻身到武威二中補習,離鄉井,度關山,心中有著“天涯路,尚茫茫”的滋味。這時候,我開始學寫詩歌,用它來排遣孤獨和憂傷。

有一天,我在二中校門附近的報刊亭買了一張《武威報》,恰好有“天馬副刊”,我被那些充滿濃鬱鄉土氣息的文章所吸引。以後,我試著把自己的幾篇習作投給報社,不到一月時間,幸運之神向我打開了大門,一首名為《眼睛》的詩歌經編輯潤色發表在第126期“天馬”副刊上,我的文字第一次變成了鉛字。

“隨風潛人夜,潤物細無聲”,能與《武威報》相遇,能得到《武威報》的扶持,是對我心靈的莫大慰藉。從此,我頻頻向《武威報》投稿,一首首詩歌,一篇篇散文發表在《武威報》,我因此而小有名氣,也使我與這份報紙結下了不解之緣。

《武威報》早已在2001年改版為日報,步入了良好的發展時期,今年又迎來了第25個誕辰。我真誠地感激和感謝這份報紙,是她引領和扶持我走向了文學之路,是她使我的文學夢春暖花開。

這幾年裏,《武威日報》及其《西涼晚刊》又發表了我大量“陶家灣”係列散文,朋友們大都親切地稱我“陶家灣”。同時,我還在省內外各類文學刊物上發表了許多作品,我被吸收為省、市作家協會會員。特別是這五六年來,我致力於散文詩的創作,取得了一點成績,2009年有幸參加了全國第九屆散文詩筆會,在散文詩壇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我在文學創作上的這些進步,離不開武威日報“天馬”的鼎力托舉,離不開各位編輯的辛勤栽培。

《武威日報》不僅把我領入了發揮特長的文學殿堂,還給我帶來了人生命運的可喜轉折。由於我經常在《武威日報》發表詩歌、散文之類的文章,得到了天祝縣委宣傳部領導的關注,1999年,我被調到縣委宣傳部工作。我是幸運的,我能從鄉下來到縣城工作,得益於天祝縣有關領導的厚愛,更得益於《武威日報》給我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調到宣傳部時,我二十八歲,正是“極目盡收八麵景,放歌敢喚四方風”的年齡,我更加勤奮地工作著,因為我懂得,我是一個普通農家的孩子,我十分感謝黨的好政策,因了會寫一點文章,使我擁有了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和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