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林對德璀琳的建議十分感激,考慮了一會兒,說道:“那麼,我們想辦法將開平礦務局爭取到手怎樣?”
德璀琳麵有難色墨林先生,開平礦務局一向是由中國北洋大臣、直隸總督直接委派的督辦或總辦控製,外人很難插足其間。”“現在的張翼大人不是很聽您的意見嗎?想辦法尋找機會,把我門的資金打進去,隻要控製了開平的經濟命脈1就可以按我們的想法行事了。”
墨林直言他的詭計。見德璀琳仍有難意,又說作為商人,我們對任何一筆交易都應當先來考慮一下所得的利潤問題。我在所做的一切買賣裏,總是把半數提供給合夥人,您當然也不例外。假如將來事業成功,您將獲得我所得到的半數。假如直隸省開平礦務局之事辦成,您將在中做領導人,我的公司將供給您專家和資金,而利潤與您平分。”
德璀琳感到墨林在生意上很可以合作,便點頭應道廣我們就算頭說妥了,待以後事情有了進展再搞一個合同吧。眼前,您想怎樣進行呢”
“想辦法接近張翼大人,我很想和他談談我的計劃。”
“不妥,一來,這個企業是大清的經濟命脈,全國上下都很看重;二來,由建礦那一天起,他們向來不肯讓外國投資;三來,張翼新官上任,正一心想把這個企業辦得更出色恐怕不會同意外人插手。所以,這事不能操之過急,隻能慢慢等待機會,先在開平礦務局安排下一些內線,等將來時機成熟我也有個幫手。”
墨林連連點頭道您看,先派一個什麼樣的人來合適呢”“我本人雖久在中國,但對采礦業不甚了解。當務之急,是選派一個有能力又忠實於您的計劃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華,既做我的助手,又是您的代理人,不知是否有此人才?”
墨林眼睛一亮當然有,而是最優秀的。此人名叫赫伯特克拉克胡華,1874年生於美國依阿華州布蘭奇市一個鐵匠家裏。幼年失去父母,靠自己的努力,20歲在斯坦福大學地質係畢業,23歲被我公司聘為:程師,現在澳大利亞的一個金礦從事管理工作。這個小夥子聰明機智,是我手下不可多得的助手。如果需要,我可以將他派到中國來,與您一塊兒開辟我們的事業。”
“太好了!”德璀琳高興地跳起來:“至於他到中國後在開平礦務局的職務和工作,由我和張翼去說。”
這便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在向秦皇島貸款20萬鎊之前,墨林與德璀琳的另一次密謀。
1899年2月,墨林將美國的白利公司礦務工程師胡華專程從西澳大利亞調來中國,由德璀琳以技術顧問的名義推薦給張翼當胡華即後來的美國第31屆總統胡佛懷著獵奇的心情,踏上中國這塊神奇的土地後,他有兩種身分。一種是公開的直隸、熱河兩省礦務技術顧問;另一種則是秘密的,即墨林公司駐中國天津的代理人。當時,他年僅25歲。張翼幾乎是以他鄉遇故知的心情,接待這位白白胖胖的青年工程師的,特許他可以在中國直隸、熱河境內到處任意活動。這正中這位身負持殊使命而來的美國人的下懷。
隻有德璀琳和墨林兩人才知道胡華此行的真正使命。胡華果不負墨林的一片厚望,在短短五個月內即有成果向墨林呈報。
1899年6月,他在給墨林的信中說:“我在北京住了一個星期和張燕謀大人長談了六次。他對我非常重視並特別尊敬。我已經提出了許多方針政策和程序的綱要,我希望你能同意張先生兩星期內可來津,以便做出明確的答複。但我的態度隻是提出可供您談判的方向,而他也必須做出明確的建議。”
“在我與張燕謀先生經過許多次討論以後,我達議了兩個方向,談判可以據此進行。第一,你可用100萬鎊成立一個公司。資金分配如下流動資金用於開新礦及改建秦皇島,40萬鎊。開平礦務局按50萬鎊即股份的一半,移交其全部財產與權益。後一公司的股票價值大約是30萬鎊,雖然它的真正價值當然是大大超過此數廣天後,胡華又在另一封信中說礦務局是準官方性質的,出賣時就會有幾乎不可克服的困難。為了減少困難,並大體上形成一個更為合宜的計劃,我建議修改上星期寫給您的計劃,而改成成立一個資本為60萬鎊的公司,其中30萬鎊作為流動資金。開平礦務局交出唐山以外的一切權益,為此應得到30萬鎊即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這即是胡華到中國後與德璀琳私下商議的秘密改組開平礦務局的第二方案。原來,張翼以技術顧問聘來的胡華,主要任務是為墨林怎樣竊取開平煤礦提供可行方案的顧問。
當然還有更具體的事情要胡華來完成。
1900年6月1曰,即張翼被捕的前20天。經過在中國一年來的到處搜集情報,胡華完成了他的《關於中國開平礦務局的調查報告。在這份繪有開平煤田地層、儲量、煤層道巷、廠區位置的報告中,胡華以一個采礦工程師的精細、準確,將開平礦務局的位置、曆史、煤田麵積、采礦權、資產、產量、煤質、儲量、成本、煤價、經營狀況、運輸及盈利、財產總值等等分門別類地詳細作了記敘和分析。他在這份報告的末尾向墨林說開平礦務局的實際資產按大大壓低的沾計已有71596萬兩,折合104萬英鎊。”並以極力慫恿的氣建議:“這項產業肯定笸得投資0萬鎊,這是一個會產生非常高的盈利的實業企業。”
胡華來自開平煤礦內部的準確情報,為舉林搜取開平煤礦提供足以決策的第一手可靠資料。墨林放心大膽地加快了騙占開平產業全部計劃的實施。當前文提到的德璀琳借修秦皇島港請他投資時,增林毫不猶豫地投20萬英鎊的貸款,並堅持以開礦務局的全部產業和權益作為第一抵押。
可悲的是,張翼對這一切背後的陰謀全然不曉,他居然把鴒林所做的一切看成是“誠意的合作,在他1899年6月26寫給塡林的信中還一再向墨林表示衷心的謝意。
正當墨林的經濟圈套一步步收緊,開平礦務局就要穩操其手之時發生了八國聯軍侵中國的戰亂。各國軍隊都對汗平礦區和秦皇島港提出了權益要求,眼看到嘴的肥肉和精心編織的圈要落空,這不能不使墨林著急。於是,乘天津混亂之機,導演了這場英軍搶先拘捕張翼的“鴿子事件”,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將張翼先控製在手裏,與外世隔絕,以免其它國家再打張翼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