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廟之城加德滿都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是一座擁有千餘年曆史的古城,就人口數量與繁華程度而言,它在世界各國的首都中,排位絕對靠後,但若以寺廟數量而論,卻無可爭議地名列前茅。這是因為僅有一百多萬人口的加德滿都就有寺廟兩千七百多座,供奉著千萬個神靈,在不到七平方公裏的市中心地帶,布有二百五十多座廟宇,被世人稱為“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的“神廟之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僅在1980年將其列為亞洲重點保護的十八座古城之一,而且,還將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帕坦杜巴廣場、巴德崗杜巴廣場、帕斯帕提那神廟、蘇瓦揚布特神廟、博大哈大佛塔和昌古納拉揚神廟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使其成了五大洲遊客心馳神往的一座獨具魅力的古代文化藝術寶庫。
2013年3月初,我在充滿神秘宗教氣息的加德滿都遊覽了兩天,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三處聞所未聞的景點:獨木廟、活女神廟和性愛廟。
獨 木 廟
一到加德滿都,聽導遊說此地有三個規模和建築風格類似的廣場,我就問為什麼每個廣場都離不開“杜巴”二字?他說,這三個廣場是馬拉時代三個分裂的小國家相互競爭的產物,所謂“杜巴”就是皇宮。
我們最先逛的是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下了旅行中巴之後,經一條窄窄的行人與車輛川流不息的熱鬧小巷走了十來分鍾,導遊就說,我們已進入杜巴廣場。我一看四周都是賣水果、日用品及旅遊紀念品的小攤,且不時有摩托車從遊客身邊疾馳而過,仿佛是身處一個街頭的農貿市場。心想這怎麼會是昔日的皇宮呢?導遊笑道:“杜巴廣場與北京的故宮不一樣,隻有外國人來才需要買門票,對尼泊爾人來說,這裏與普通街市一樣,不僅可以自由通行,而且可以擺攤設店,自由經商。因此,杜巴廣場也被人稱作露天博物館。”
獨木廟是三重簷塔廟,高約二十米。我們進廟一看,整棟建造確實沒有任何的鐵釘或以石柱做支撐。見每根方柱邊寬近尺,曆經數百年,仍無一處朽蝕。我好奇地問導遊,這木料是來自一棵什麼樣的大樹呢?他回答說是婆羅雙樹。還講到,關於這棵參天古樹的來曆,有兩種傳說。一說是此樹係原本就長在這裏,凡來往的過客和商旅都會在這棵大樹下小憩乘涼。是一位聰明的老者將樹砍倒,並用這棵樹的木料建成了一座廟。另一說是,相傳喬羅迦陀神曾化為一個凡人來參加節日廟會,半途被法師識破,並給他施咒,讓他離開尼泊爾。喬羅迦陀神得知自己被困於符咒,便答應法師,如果解除他的符咒,便答應實現法師的所有願望。法師便罰其捐贈巨樹一株,修造福舍。四天後,喬羅迦陀神果然送來一株巨樹,造成此屋。起初,它隻是作為過往香客和路人歇息過夜的公共房舍,後來成了獻祭給喬羅迦陀神的寺廟。廟中央的小木屋裏供奉喬羅迦陀神的塑像,其神像在院內的各個角落也隨處可見,還有一些其他神的神龕。被摸得光亮鮮滑的青銅獅子把守著大門,印度教中的象征性圖案被描繪在這個三層建築的第一層。每天清晨,當搬運工人們坐在獨木廟前招攬顧客時,這座具有中世紀特色的四方形建築便顯得很繁忙。再後來,人們以此為中心造屋築城,加斯達滿達爾(意即獨木廟)就成了這座城市的名字,後來簡化為加德滿都,這就是加德滿都這個名稱的由來。
一座古廟的名稱,竟然成了一個國家首都的名稱,這在世界建築史上也許是獨一無二的。加上這座廟又是靠獨木建成,就更是舉世無雙。這也許就是它至今香火依然很盛的原因所在。在一個黑黝黝的小神龕前,導遊對我說:“你摸一下裏麵的幸運神像,他就會給你帶來好運。”我好奇地伸手向裏摸了一下之後,打開閃光燈,對準神龕拍了一張照,回放時,還果真見是一尊長相十分怪異的神像,活像是人臉上長了一個巨大的象鼻,不知是何寓意,很是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