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岩的“天上宮闕”
斯裏蘭卡是個熱帶島國,形如一塊寶石鑲嵌在廣闊的印度洋海麵上。中國古代曾稱斯裏蘭卡為獅子國。如今,其國旗中間還有一頭緊握戰刀的黃色獅子。據說,這獅子圖案就是標誌其曾稱“古獅國”,也象征剛強和勇敢。
提起獅子國的來曆,就不得不說到位於古城錫吉裏亞的獅子岩,在海拔三百七十七米高的岩頂上,曾有一座壯麗宏偉的宮殿。這座宮殿在原始叢林中被遺忘了一千多年,直到19世紀中葉,它的廢墟才被英國冒險家貝爾發現,從此備受世人關注。這個融合了自然與人類智慧,帶有神奇色彩的古跡,已於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成為當地人眼中的“世界第八奇跡”。
錫吉裏亞在科倫坡東北一百六十九公裏處,是斯裏蘭卡“文化金三角”中的一個頂點。2月22日,在從科倫坡機場附近的尼甘布開赴獅子岩的途中,導遊在車上向我們講述了斯裏蘭卡古代的一個宮廷政變故事:年老的國王迦葉波一世偏心後妃所生的幼子,想傳位給他。大王子不甘拱手讓出一切,更不甘向乳臭未幹的弟弟俯首稱臣,他心一橫,殺掉了自己的老父,自己做了國王。公元447年,這位弑父登基的國王——卡西雅伯為了逃避同父異母的弟弟莫加蘭為父報仇,離開了首都阿努拉達普拉,選中了離阿努拉達普拉約七十公裏的獅子岩,決定把這個易守難攻的地方作為統治中心,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和宮殿。曆經近十年艱苦卓絕的建造,一座磚紅色的碉堡式宮殿在獅子岩頂部拔地而起。雖然選址獅子岩的初衷是為了有利於軍事防禦,但卡西雅伯仍然極盡奢華地建造了這座宮殿,其中,包括一座占地約兩萬平方米的空中宮殿,室外是花園以及可以儲存雨水的蓄水池;宮殿內有國王的大理石寶座、國王宴會廳、君臣討論國事的議事廳,以及國王和後宮嬪妃居住的寢宮等建築。未料,耗費過於巨大的民力、財力建成的這座美輪美奐的宮殿,卡西雅伯享受了不到九年,他流亡印度的弟弟便引兵反攻。卡西雅伯不得不從他的“天上宮闕”下來抵抗他騎著戰象的弟弟,並最終丟了性命,無數能工巧匠締造的偉大建築從此便被毀棄……
上午我們先遊覽了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丹不拉石窟寺,抵達錫吉裏亞古城已是下午2點多鍾。下車後我向北一看,一座橘紅色的岩石孤傲地矗立在茂密的森林中,盡管其垂直高度僅兩百多米,但由於身處平原,仍顯得挺拔耀眼、雄姿英發,給人一種難以抵禦的震懾感。據說,它的基座與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岩石——澳洲艾爾斯巨岩頗有幾分相似。想要前往獅子岩,首先便得進入錫吉裏亞古城——獅子岩的外圍建築。古城東西長三公裏,南北寬一公裏,兩條護城河和三麵城牆環繞著東城、西城兩個長方形城區。
停車場就在護城河邊。護城河修得非常工整,河麵有幾十米寬,清澈的河水裏是兩岸綠樹的倒影,顯得分外幽靜。導遊說,這在當年可是真正極具防禦性的護城河,河裏養著無數鱷魚,用以威懾入侵者。走過護城河上的石橋,我們就進入古城景區——千年來亞洲保存最為完好的城市中心。在這裏,斯裏蘭卡傳統建築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林蔭下的花園、小徑與水榭樓台交融一體;對稱和非對稱的建築元素相得益彰;變化多端的平麵、軸線和半徑設計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導遊指著腳下的一塊石板說:“你們看,石板上有許多小孔,這是噴泉的泉眼。”古代沒有自來水,平地上怎會有噴泉呢?他隨後解釋:獅子岩上當年取水更是不易,於是就在宮廷一側修建了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可供應宮中一整年所需,水池水位過高時,溢出的水便由山頂流向花園。在雨量充沛的季節,如今人們仍能看見溢出的水從石板的水孔噴出,映著熱帶明媚的陽光,形成高低錯落的彩虹。這一創舉反映了斯裏蘭卡古人的高超智慧。據說,在一千多年前,噴泉有十多米高,而至今噴泉仍能噴出一米多高,實屬天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