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與朝中大臣聯合,仰仗呂布之勇力,掌控長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各帶軍馬,混亂中撤出長安。王允一朝大權在握,得意洋洋,下令追剿董卓殘餘,張溫說王允道:“董賊已死,殘部各統敗兵,尚可一戰。如今招撫為上,剿滅為次。”王允不聽,說道:“董賊惡行滔天,李傕、郭汜者,助惡匹夫爾,今有呂布,宜斬草除根。”張溫歎息。王允令呂布剿滅董卓亂黨,呂布領命,率領大軍五萬,攻打李傕、郭汜。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見呂布來攻,連忙商議如何迎敵。李傕、郭汜兵馬最多,話語權自然就大。李傕說道:“呂布英勇無敵,需眾人合力破之。”郭汜說道:“你我等大軍尚有十餘萬,何懼呂布?待呂布來到,群起攻之,必可殺之。”李傕眼光看向帳下一個中年儒士打扮的人,問道:“不知文和先生有何指教?”賈詡捋了捋胡須,笑道:“長安未穩,王允一心剿滅將軍等,實取禍之道也。”郭汜素知賈詡之能,趕忙說道:“請先生教我等。”賈詡笑道:“隻需如此如此,呂布必破。”李傕等四人鼓掌說妙。
次日,呂布帥軍擺開陣勢,與李傕等對陣。突然斥候來報,李傕、郭汜另派大軍,攻打長安。呂布大驚,急忙回軍。李傕、郭汜揮兵殺來,呂布不敢戀戰,急忙向長安退卻。正走間,路兩旁伏兵突起,與後麵大軍夾擊呂布,呂布已知中計,奮力廝殺,突出重圍,率領不到兩萬士卒,趕回長安。李傕郭汜招降,本來都是董卓部下,兩萬多降卒立刻加入李傕、郭汜陣營。賈詡說道:“如今宜一鼓作氣,奪回長安。”李傕等四人率兵把長安包圍起來。
王允大驚失色,書生意氣,到現在才知道壞事了,急忙向張溫問計。張溫說道:“呂布新敗,軍無戰心,固城堅守,以待時機。”王允無奈,隻好讓呂布守城。
李傕、郭汜大軍圍城,向城內射出無數的招降書,聲稱隻為董卓報仇,請皇上誅殺王允、呂布,便即退兵。長安城內,多有董卓原來的老部下,十餘年來,受董卓恩惠,見李傕、郭汜等圍城,不由得蠢蠢而動。漢獻帝劉協,這個悲催的天子,聞聽李傕等人的條件,也不由心動。王允見此,請劉協上城安撫亂軍,許以高官厚祿,請李傕等暫且退兵。自己好騰出手來,穩固長安內部。
劉協、王允各懷心事,上得城頭。李傕大軍看到天子鑾儀,黑壓壓跪了一地,劉協心裏不由小小滿足了一下。劉協站在城頭大聲說道:“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位將軍,董丞相已死,不可複生,四位將軍,勞苦功高,特晉封李傕將軍為大將軍;郭汜將軍為驃騎將軍;張濟、樊稠二位將軍為左右車騎將軍。四位將軍,暫且退兵,各率親衛,來領取印信。”李傕、郭汜大叫:“王允、呂布不除,臣等誓死不退。”劉協艱難的看了王允一眼,對下麵說道:“王司徒乃是三朝元老,有大功於國,朕下詔免官,貶為庶民,可乎?”李傕等四人哪裏肯依,揚言攻城。王允大怒,指著城下四人說道:“亂臣賊子,王允在此。”李傕大罵王允不絕。王允傳令放箭,李傕等人立即指揮人馬攻城。城頭守軍,軍心不穩,眼看著李傕等人大軍攻上城頭,王允自知難保,大叫一聲,跳下城頭,死於城下。呂布見長安不保,急忙率領著自己的嫡係部隊,逃出了長安,去依附袁紹。
賈詡回府,見到家中無人,不祥的感覺襲上心頭,腳步踉蹌著呼喊著家人的名字,隨身的護衛趕忙散開,幫組尋人。一個護衛拿著一封書信對賈詡說道:“先生,在大堂案上發現書信一封。”賈詡接過來,拆開看時,見寫道:
吉州劉澤上拜於賈公。賈公胸有大誌,腹有良謀,然處亂世,不得展奇才也。澤屬下史阿,隱於長安,聞王允、呂布誅殺牽連甚廣,恐禍延賈公家人,秘密護送公家人出長安。公得書時,公家人已在吉州途中矣。望先生早離是非之地,來襄平與家人聚首。公之家人,澤必妥善安置,勿使有誤。拳拳之心,望公體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