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徐榮來到襄平的時候,正旦將至。吉州大地,大雪紛飛,裝扮的襄平銀裝素裹。徐榮的大軍,在樂安就已經更換軍裝,否則吉州這樣寒冷的天氣,士卒真是受不了。劉澤迎接徐榮、賈詡,大軍早有軍營安置,州牧府大擺筵席,為徐榮、賈詡接風洗塵。
張遼、高順與徐榮、賈詡本就認識,此刻相見,格外激動,吉州燒刀子正好適合嚴寒天氣暢飲,眾人推杯換盞,喝了個不亦樂乎?
此時吉州兵力已近六十萬,但從地盤上來講,吉州大了青州十倍不止,人口稀少,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此龐大的軍隊,糧食雖然有保障,可是盔甲、武器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三十萬新兵操練了才幾個月,形成戰鬥力,還需要時間。席上眾謀士武將,討論的特別熱烈。
賈詡老神在在,喝著小酒,感受著熱烈的氛圍。劉澤端起酒杯,大聲說道:“文和先生、徐榮將軍,奔波不易,澤敬酒了。”眾人見劉澤說話,停止了交談,賈詡、徐榮端起酒杯,賈詡說道:“吉州之繁榮,超出詡意料多矣。”劉澤笑道:“治吉州數年,賴左右輔佐,非澤之功。”徐榮好久不回遼東,沿途見炊煙稠密,萬民樂業,行人絡繹於道,衣著光鮮,比之自己離開遼東的時候,不知要好了多少,心中感慨,起身說道:“明公治理遼東,卓有建樹,榮離家十年,幾不識家也。”“正旦將至,徐將軍何不回鄉一看?富貴不還家,如錦衣夜行矣。”郭嘉笑道。徐榮道:“一定回鄉看看。”劉澤向戲誌才低語了幾聲,戲誌才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州牧剛才所言,事關各位,請靜心傾聽。”戲誌才見都不說話了,嗬嗬一笑,說道:“正旦放假十日,所有士卒五銖錢一千枚,肉五斤;校尉、司馬錢三千枚,肉十斤;幕府從事、各位將軍,各萬錢,肉百斤。賈詡先生、徐榮將軍宅邸一所,安家費十萬錢。”賈詡、徐榮能缺錢嗎?關鍵是劉澤表達出的善意。參加宴會的諸人一起站起,大聲感謝州牧的賞賜。
劉澤讓眾人坐下,端起酒杯讓眾人一起喝了,徐徐說道:“天下動蕩,天子蒙塵。吉州士卒已近六十萬,百戰精銳不過十萬之兵。鮮卑宵小時常釁邊,各地諸侯隻知占地養兵。澤每思上不能輔助天子,下不能令萬民樂業,愧疚於心。澤欲讓六十萬士卒俱成精銳,早日掃蕩天下跳梁,讓大漢金甌無缺,萬邦來朝,諸公何以教我?”剛才眾人隻是討論吉州兵多將廣,至於讓士卒如何盡快形成戰鬥力,除了訓練難道還有什麼好辦法?幾個謀士交頭接耳了一番,有幾個主意,覺得不好,搖了搖頭,又去沉思。賈詡緩緩說道:“主公,莫若以戰練兵。”劉澤一愣,說道:“願聞其詳。”賈詡道:“吉州豐衣足食,士卒不懼寒冷。正旦過後,可驅兵草原,與鮮卑戰。鮮卑寒冷,士卒禦寒衣物不多,寒冬一到,各歸部落,稱為貓冬。此時出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可削弱鮮卑人口,二則狠狠教訓一下和連小兒,使其不敢犯我吉州。”劉澤點點頭,眼光掃過戲誌才郭嘉等人,見他們眼裏流露出佩服的目光,於是說道:“就依文和先生所言。”
正旦日就是立春,太陽雖然回歸,可是茫茫草原上,還是春寒料峭。烏桓、鮮卑本是一脈相承,因受匈奴逼迫,遷往大興安嶺附近,於是以山為名,居住在鮮卑山附近的稱作鮮卑,烏桓山附件的稱作烏桓。匈奴受到漢帝國屢次打擊,實力銳減,鮮卑、烏桓乘勢崛起,與匈奴人爭奪草原,匈奴人不得已退往康居,鮮卑人占據了茫茫大草原,但其人口主要還是分布在與漢帝國接壤的邊界上。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流放北海,既然是流放,肯定是人煙稀少之地。北海現在的名字叫做貝爾加湖,屬於俄羅斯,蘇武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竟然堅持下來,直到回歸祖國。鮮卑後來分成了好幾個大的分支,什麼拓跋鮮卑、段部鮮卑、慕容鮮卑、宇文鮮卑等等。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上,涉及到了其中兩個鮮卑部落的後人,就是慕容鮮卑和段部鮮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