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玉皇居士的紅包打賞;謝謝香淡如煙、豈止一個萌字、搖擺的木魚的支持。)
第二日天氣晴朗無風,趙渢在營中立起高木,上縛一麵三角小旗。趙渢看的脖子都酸了,小旗還是低垂著不動。諸葛亮來見趙渢,詢問時機,趙渢無奈的說道:“我軍進攻,全仗風力,如今旗幟低垂,無能為力。”
諸葛亮仰觀天象,目光又向四周仔細看了一遍,微微一笑說道:“傍晚東南風必起。”
趙渢道:“何以知之?”
諸葛亮笑道:“為將者當知天時、地理,我看東南雲朵微有北移之意;目下春季,東南風多起,高空雲朵已指示矣。”
趙渢見諸葛亮說的有道理,便說道:“既然如此,我悄悄領軍去東南山巔,待到風力足夠,便飛臨雒城上空,諸葛將軍派兵接應即可。”
諸葛亮老神在在的掐著手指暗暗算計,與他年輕的麵龐極不相稱,片刻後說道:“酉時二刻風起,到得戌時二刻,風可搖動樹枝。不知趙將軍所說的風力,何等程度為佳?”
“能令草點頭,竹彎腰,我軍皆可行動。”
“好,那麼戌時二刻,我即派大軍出動,接應將軍。”
趙渢率領自己的五百人,攜帶裝備,來到雒城東南一處山嶺上。山頂樹木不多,有幾從灌木,不待趙渢說話,早有士卒過去,將山頂清理的幹幹淨淨。五百人看著夕陽西下,照的天邊一片通紅,單等東南風起。
過了酉時,山頂的小旗果然微微一動,接著尖角指向西北,隨風飛揚起來。趙渢見天時尚早,默默等待。過了戌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一彎鉤月冉冉升起,遠望雒城,朦朧朧一片,城頭的火光閃耀,城中亮起零星的燈籠。趙渢計算時辰,將到戌時二刻,把手一揮,五百人迅速再次檢查裝備,準備出擊。
趙渢看著麵前的五百生死兄弟,聲音低沉的說道:“目標雒城東門。入城之後,先保護自己,再殺傷敵人。記住,戌時三刻,務必打開東門,接應大軍入城。”
五百人默默點頭。趙渢打頭,第一個先行。隻見他猛跑十幾步,到了山崖邊緣,身軀前撲,背上的滑翔翼借著夜風,早已融入淡淡的月色中。五百士卒魚貫而出,滑翔出去。
趙渢一邊操控著滑翔翼,一邊不斷回頭查看,見五百兄弟都飛臨半空,才慢慢向雒城飛去。
雒城城中的守軍,經曆了一天的大戰,都躲在帳中呼呼大睡;城頭的守軍,勉強提著精神,來回巡視。這夜該吳懿輪值,吳懿騎著戰馬在城頭上正在不斷地安撫士卒。
城門裏麵,為了方便調撥士卒攻防,留有相當大的空地。趙渢藝高人膽大,選擇降落的地方,正是城門後的這片空地。魏延、曹洪、李典、周泰四人把人馬停在雒城東門外三裏處,一個個仰著頭在數星星,搞得身邊的士卒有樣學樣,全在尋摸著夜空。
魏延感覺東南方天空一暗,瞪著眼珠子仔細一看,見黑壓壓的人群正飛了過來,駭然說道:“趙渢真的帶兵飛了過來!”
眾人看到天空中飛行的人影,不由得低聲議論起來。曹洪臉色大變,如此攻城,何城不破?想到如果不是曹操選擇歸順劉澤,不知道自己身邊的袍澤將會有多少人死在不明不白中了。魏延身為主將,見士卒雖們然低語,但是夜色裏也能傳出好遠,急忙低聲命令,“不許喧嘩。”
趙渢借著火光,看到東門快到了,空中打出手勢,操縱著滑翔翼開始降落。城頭的士卒因為身邊的火光,感覺不到夜空的異樣,就是稍有覺察,做夢也想不到是敵軍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