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南京事變2(1 / 2)

儀式結束後,何應欽發表講話:“敬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已於9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的結果。中國將走上和平建設大道,開創中華民族複興的偉業。”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重大戰役。

淞滬會戰。

盧溝橋事變爆發37天後,日本侵略軍又向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中國軍隊英勇抗擊,進行了曆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1937年8月9日,駐滬日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入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當即被中國守軍擊斃。8月13日,日軍以此為借口,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駐上海的中國軍隊第九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國民黨政府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餘萬人抗擊,初戰獲勝。從8月23日起,日軍多次在長江口登陸,攻擊守軍左翼,遭頑強抗擊。隨後,日軍逐次增兵,加強上海派遣軍的力量。中國軍隊也陸續增援,不斷調整部署,中國空軍和海軍也參加戰鬥。9月11日以後,蔣介石自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軍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9月30日拂曉,日本在四艘“航空母艦”支援下,日本海陸空三軍近30萬向中國軍隊發起猛攻,中國守備部隊陷於苦戰,加上沒有強大的海空軍支援和戰術上的失誤,傷亡慘重。10月26日晚,守衛大場防線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孤軍奮戰,誓死不退,堅持戰鬥4晝夜,擊退了敵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11月5日,日軍一部從杭州灣登陸,迂回守軍側後,合圍上海。守軍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區陷落。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嚴重威脅到蔣介石的統治,國民黨政府被迫實行抗戰,從此,全國進入了抗日戰爭。

忻口會戰。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戰役從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曆時二十一天。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朱德、衛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台兒莊會戰。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軍在山東南部台兒莊(今屬棗莊市)地區進行的一次會戰。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占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台兒莊是徐州的門戶,它位於徐州東北30公裏的大運河北岸,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上,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扼守運河的咽喉,是日軍夾擊徐州的首爭之地。1938年3月23日,瀨穀支隊主力沿台棗支線向台兒莊陣地突進。此時,第五戰區為確保台兒莊陣地,以拱衛徐州,進行了部署調整。24日,瀨穀支隊向台兒莊發起進攻,與中國守軍第2集團軍第31師展開激戰。日軍一部突入東北角,被守軍擊退。27日,瀨穀支隊主力一部突入北門,第31師與敵展開拉鋸戰,守軍傷亡甚重。28日,突入台兒莊的日軍被第31師圍攻,敵方損失甚重。29日,日軍第十師團長命瀨穀支隊迅速擊敗台兒莊附近守軍,同日,在徐州督戰的蔣介石也下達了死守台兒莊的命令,命令說“如果失守,不特全體官兵應加重懲,即李長官、白副參謀總長、林次長亦有處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團軍死守台兒莊陣地,並再次嚴令龐炳勳部南下,協助第2集團軍解決台兒莊之敵。至31日,中國軍隊將進入台兒莊之敵完全包圍。4月3日,中國軍隊向日本侵略軍發起攻擊。日軍拚力爭奪,占領了市街大部。中國軍隊一次又一次反擊,展開街壘戰,奪回被日軍占領的市街。雙方陷於苦戰。6日晚,中國軍隊全線攻擊,圍殲被圍之瀨穀支隊。戰至7日淩晨,除一部日軍突圍至峰縣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圍之敵大部被殲。台兒莊戰役在曆時半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6萬人,傷亡失蹤7500人。在中國軍隊的英勇抗擊下,共殲日軍1萬餘人。此次戰役是繼平型關大捷之後全國抗戰的又一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