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南京事變2(2 / 2)

百團大戰。

1940年8月20日夜,晉察冀軍區第129、第120師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第一階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軍在正太、同蒲、平漢、津浦等主要交通線發動總攻擊,重點破壞了正太鐵路。經過20天的戰鬥,預定計劃全部完成。正太鐵路線的路軌、橋梁、隧道、水塔、車站等均被破壞;平漢、同蒲(北段)、石德、北寧鐵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斷;華北各交通線陷於癱瘓。第二階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務是繼續擴大戰果,摧毀交通線兩側和深入各抗日根據地的敵偽據點。在這段時間裏,我晉察冀軍區主要進行了淶靈戰役,第129師主要進行了榆遼戰役,第120師主要破襲了同蒲路。在這些戰鬥中,八路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但是,我軍計劃要拔除的敵據點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階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務是反擊日偽軍的報複掃蕩。在這段時間裏,八路軍先後粉碎了日偽軍對太行、太嶽、平西、北嶽、晉西北等抗日根據地的大規模掃蕩。百團大戰曆時5個多月。從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個半月中,八路軍共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共計斃、傷、俘和投誠日偽軍達46480人。其中包括: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軍自動攜械投誠者47人,偽軍反正者1845人。同時,繳獲各種槍5942支(挺),各種炮53門;破壞鐵路474公裏,公路1502公裏,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破壞煤礦5個,倉庫11所。此外,還繳獲和破壞了其他大量軍用物資。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

武漢會戰。

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國民黨投入兵力100萬以上,包括空軍、海軍。日軍在35萬人左右,日本海軍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進行作戰。超過一百萬名國民革命軍在蔣介石的領導下防守武漢,以抗擊由畑俊六指揮的日本帝國陸軍,戰場在長江南岸及北岸,橫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該戰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和最出名的戰役,最後日本消耗大量時間和兵力占領武漢。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最終使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豫湘桂戰役。

1944年4至12月日本侵略軍為挽救南洋日軍孤立,摧毀美國在華空軍基地,打通華北到華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陸交通線而發動的一次大規模戰略進攻。

1943年,為摧毀美國在中國的空軍基地,阻止美軍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日本決定發動豫湘桂戰役,企圖打通平漢、粵漢、湘桂鐵路,掌握一條陸上交通線。日軍從本土及中國東北調集了各兵種部隊總計約51萬,是中日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戰役的第一階段河南會戰,日軍出動了約15萬兵力,國民黨軍集中了35~40萬兵力。日軍在4、5月間先後攻陷鄭州、洛陽等地。日軍攻占洛陽的同一天,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將設在南京的前進指揮所推進到漢口,開始了戰役主要階段的湘桂作戰。

日軍以13個師團為基幹,總共投入36萬餘兵力;中國方麵投入30多萬兵力。日軍6月攻陷長沙。6月26日,日軍占領衡陽機場,並包圍衡陽。中國政府調集各路援軍增援,但未能突入包圍圈。4萬守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反複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使日軍受到重大傷亡,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和守軍兵疲糧缺,陣地被日軍突破,8月8日放棄衡陽。隨後,日軍從湖南、廣東及越南3個方麵向廣西進攻,開始了桂柳作戰。11月,日軍陷桂林、柳州。12月2日占領獨山。國民政府因之震動,被迫集中一切可用之兵力投入貴州作戰,8日收複獨山,迫使日軍後退到河池。12月,日軍打通了從華北到華南以至印支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