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不管是誰占據了漢中,也少有人重視子午道這一條隱藏的危險之道。
就這樣,原本一條捷徑被大部分都無視了,但它並沒有湮滅在曆史的塵埃中。
劉俊心中明白,既然漢中北域荒棄了幾個月也沒見占據關中的趙國占領子午道,說明趙國還沒有人知道子午道的重要性。既然如此,子午道現在還是安全的。可是如果不親自守住子午道,劉俊是無法踏實的。
巍峨的南北山聳立如雲,靠近子午道的一麵猶如刀切劍削一般光滑,中間的道路比劉俊想象的還要惡劣百倍。直到看到了真實的子午道,劉俊才終於鬆了口氣。
原來並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子午道的價值,實在是穿行子午道太難了。五百裏的子午道全被石塊擁堵著,上麵大樹盤紮,野草瘋長。
在這種地方行軍一日能走十裏地就算不錯了,要真是因為奇襲選擇這條道路,恐怕這支軍隊還沒走到,便被遠處的敵軍趕來滅殺在子午道上了吧。
古人有此想法是因為他們沒有長遠的目光,劉俊經過曆史的熏陶,知道掌握了子午道會有什麼作用。當然,光掌握還不行,至少也要將子午道恢複到能夠行人的程度。同時還得在南北二山駐軍,否則清理了子午道那簡直就是在給敵人修建入侵的捷徑。
新漢如今無論是財力人力還是物力都能夠支撐起劉俊掌控子午道的野心。所以劉俊來到子午道後讓楊廣義將大部隊留在原地,自己則是帶著周舒李福楊廣義以及劉俊親衛百人在南北二山尋找適合建立營地的地方。
劉俊的心中不光是想要建立兩座營地,更是野心勃勃的想要建立一座橫跨南北二山的關隘。
這並不是異想天開,南北二山本就相隔不遠,子午道在中間不過隻占據了十丈而已,以此時代的科技,完全可以在這裏建立一座關隘小城。
修建關隘可不容建城,不關有建築方麵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軍事戰略方麵的優勢。
若是建立在低窪處,敵軍由上攻下,實在太容易破城。但修在高出,又無法有效節製子午道中的通行。
劉俊對建築還行,可是對地點的選擇卻是一知半解。帶著的人中也沒有人有那長遠的目光,所以幾日奔波毫無所獲,隻能悻悻而歸。
到達楊廣義大軍駐紮地時,一名已經十分欣喜的跑到前麵,單膝下跪“幾位大人,馬恒將軍已達漢江軍營,糧食種子與農具皆以帶來,隻是馬恒將軍說還需要楊將軍與幾位大人回去主持分配的任務。”
楊廣義首先將目光投向周舒,因為在楊廣義心中,周舒才是這群人中的最大人物。
周舒知曉劉俊對此地的重視,此刻心中發苦,不知道怎麼回答楊廣義。
“周大人,我覺得可暫時將楊將軍的幾萬人駐紮此地,以扼守子午道。而農具種子的分配以及人員的調配是為重中之重。”劉俊拱手彎腰,對周舒說道。
……
安置二十多萬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好在漢中郡夠大,北部完全空出來了,這二十萬趙國義軍分散出去猶如大海一粟。
馬恒的帶來了讓劉俊安心的軍隊,以及義軍們缺少的糧食農具和種子。到了這個時候,成都帶出來的五萬民夫便可牟足力氣從南往北運送糧草了。
有軍隊在這裏,劉俊心中的擔憂便沒有了,馬恒急行軍而來,還帶了農具和種子,糧草不可能很多。而這新投靠的二十餘萬人在今後一年裏都需要不斷從漢中倉救濟。
得知要放下兵器重歸鄉土,這二十多人沒有想象中的反抗,而是人人欣喜。他們本來就是農民,哪怕成了反抗趙國的義軍,骨子裏還是想要安生種田。
將天威軍一萬人留在原地主持二十多萬人的分配,馬恒率領餘下三萬人馬與楊廣義的八千親軍和劉俊一起奔赴子午道。
馬恒能力出眾,否則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新漢接納。新漢缺人不假,但同時也抱著寧缺毋濫的心態。
在投靠新漢之前,馬恒已經在成漢軍伍中沉浮了十幾年,雖因腐敗而未能讓他施展開才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對戰爭的敏感遠非常人所能比擬的。
劉俊將子午道的重要性一番講解,又舉出例子,馬恒稍稍一想,便臉色大變。聽到劉俊有在子午道建設關城的想法,他才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