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子午道(1 / 2)

“哐哐哐!”說完也不顧地上碎石,重重磕了三個響頭。額頭撞在地麵上,頓時鮮血四濺,但楊廣義放佛不知疼痛似的,眉頭都沒皺一下。

僅僅隻是從丞相府的一名征事嘴中聽到的消息,就讓楊廣義高興成這個樣子,說明他真是一身正氣,毫無做作之嫌。

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漢人在這個時代還是十分單純的,信義在他們之間依舊紮根深厚。這便是漢與胡的差別,也正是因為這些平時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才讓漢人屹立民族之林幾千年不倒。

“楊將軍,陛下定能感受到你的赤膽忠心。此次散兵之事你也不要多想,隻是因為這些農夫毫無戰力,入不得陛下之眼,若以他們為軍抵禦趙國,恐怕會死傷慘重。等到馬將軍北上後看看新漢軍楊將軍便能明白陛下的苦心了。”李福撫摸著下巴的短須,麵帶微笑地與楊廣義說道。

楊廣義身體一頓,臉色神色變得十分複雜。他哪裏不知道自己手下這二十餘萬人的戰鬥力如何,李福的話再次讓他對劉俊感激無比。

“好了好了,楊將軍不必如此,他日南下見到陛下再行感激不遲。此時還是將糧草運回西城吧,你手下義軍義軍饑渴多日,早一些把糧草運到,就會少死一些人。”周舒擺了擺手,麵色凝重地對楊廣義說道。

楊廣義重重點了點頭,滿臉尷尬地對周舒說道“大人不必憂心,得知今日糧草會到,昨日我便帶著人出了西城,如今大隊正在漢江南岸紮營,此去不到百裏,最遲明早也能趕到。”

漢中北部如今就是一片空地,毫無人煙,在西城和在漢江邊上沒什麼區別。不過這倒是能看出趙國義軍對糧食的渴求是多麼強烈了。居然連固守都不願意了,主動迎出來兩百多裏地等著糧米下鍋。

這二十餘萬人擁擠在漢江沿岸,十分擁擠混亂,裝備簡單又龐雜,看起來十分別扭。而且還有一股垂暮之氣,除了極少的一部分外毫無軍人氣息。

劉俊不由搖了搖頭,這哪裏是什麼義軍,隻是一群拿起鋤頭當做武器的農民罷了。讓他們去打仗,哪怕就是由軍神韓信來指揮,恐怕也不會有太大戰力吧。

梁犢在世的時候,雖然號稱數十萬人馬,實際有戰力的也就那十萬東宮衛士罷了。剩下跟著起義的百姓隻是起到一個助威的作用。

梁犢戰死的那一戰,趙國東宮衛士損失慘重,原本的十萬人隻剩下不到兩萬。恐怕這才是梁犢死後楊廣義便率眾南逃的主要原因吧!

劉俊擺了擺手,周舒意會,招呼民夫把糧草運送到義軍之中。

楊廣義在義軍中威嚴甚高,那些義軍看到糧食雙眼直冒綠光,卻最終沒有私自行動,而是轉頭望向楊廣義。

陽光拱手朝著南方稽首“大家聽著,今後我們就是新漢的子民了,這些糧草是陛下命人送來的,因為時間緊急,糧草不多,隻夠三日之用。但三天後新漢馬恒將軍領軍前來,還會帶來農具種子和一年的糧食,到時候我們就真正紮根在漢中了。

在吃飯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是陛下的恩德,才讓我們這些無根之人有了歸宿。”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隨著楊廣義的話出口,二十餘萬人一齊跪倒,朝著南方虛拜。

劉俊臉色不斷變化,看到這些義軍懂得感恩,他十分高興。可是楊廣義在這些人中威信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高,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劉俊此刻不敢妄下決斷。

埋鍋造飯,多時不見的混煮糊糊讓這二十多萬人吃的酣暢淋漓,滿足異常。

等到饑餓的義軍吃飽了,楊廣義在周舒的要求下領了三千親軍,和兩萬義軍,一起北上子午道。

楊廣義十分好奇,子午道那裏難道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秘密?但是作為一個新降將領,他有自知之明,別人給了你飯吃,讓你做事你就好好去做,至於為什麼要去做就不是自己能夠知道的了。

一日一夜的奔波,終於來到了聞名後世的子午道。

子午道長五百裏,貫穿漢中與關中。由秦時修建的午道為主,後因荒廢,使得午道無人打理,草木叢生,道路變得極為難行。南北二山對立高聳,隻需一隊兵馬分駐兩山,任憑數萬大軍攻不可克。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除了三國時蜀國大將軍魏延曾有領兵穿過子午道直插關中的想法外,少有人敢冒這個險。